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瑞媒:“微信”实现了马斯克的“梦想程序”

【欧洲时报李梓编译】瑞士《赫夫纳人民报》(Hö fner Volksblatt)报道,中国手机应用程序微信集聊天、交易、在线支付平台等功能于一身。用户的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梦想拥有一款这样的超级应用程序,但他们的这个梦可能也只能停留在梦想中了。

这款由科技巨头腾讯公司推出的应用程序仅在中国就拥有8.27亿用户,目前在全球已拥有13亿用户。

通过微信,腾讯开发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甚至令美国科技公司对此都望尘莫及。运营商对用户的一切了如指掌:他们在哪里、花了多少钱、什么时候去看病。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都被收录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微信将大数据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样一个聚集了如此之多私人信息并具有系统相关性的应用程序,毫不意外地引起中国政府的警觉和兴趣。但在中国实用主义占上风,尽管网络审查和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令民众感到困扰,但不使用微信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所以人们选择了用受监控换取便利。

微信的市场渗透率是那些在西方备受争议的美国网络公司所望尘莫及的。马斯克希望把X打造成与微信类似的“全能应用程序”,达到社交媒体、通讯、旅游、工作交流等一站式服务。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则梦想通过整合支付功能,将Whatsapp升级为一个超级应用程序。

但在西方受到中央银行和反垄断机构的反对,直到2023年3月扎克伯格才获得了巴西央行的部分授权,自此巴西人可以通过WhatsApppay在当地转账了。

但WhatsApp距离成为超级应用程序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

首先是要面对监管:银行监管机构和竞争监管机构对移动支付服务的引进及其与现有数字生态系统的整合要求非常严格;其次是要面对已存在的相关网络平台: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和微软都已占据了自己的领地,并会竭尽全力确保竞争者不会抢走他们的用户。

而微信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当时中国大多数消费者未使用过信用卡,却直接用上了移动支付服务。中国科技公司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劲地发展,也是因为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Twitter、Instagram和谷歌在中国都无法使用。因此,中国的超级应用模式是无法一对一复制的。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