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超越日本!中国首登全球汽车出口榜首

【欧洲时报网】1月9日,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下称乘联会)发布报告称,随着比亚迪、奇瑞、长城以及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海外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已确定在2023年超过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出口“跳跃式”蹿升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乘联会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乘用车出口38.5万辆(含整车与CKD即全散件组装),同比增长49%,在此前11个月的基础上,报告估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26万辆。

这一数据可能比日本汽车出口量多出近100万辆。根据日本最新的官方数据,2023年前11个月,日本汽车出口量略低于400万辆。

2023年12月24日,在江苏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滚装轮在装载出口汽车(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报道,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均达到世界第一。乘联会分析称,全球有6000多万辆的国际市场需求,而中国自主品牌燃油车品质提升、智能化领先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叠加引领电动车的国际潮流带来的海外市场新蓝海,推动了中国出口增长。同时,由于出口单价高、利润好,自主品牌依托出口获得巨大的利润并分担了内销的成本压力,因此出口量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其他国家汽车出口业务的稳步提升,中国汽车出口几乎是“跳跃式”蹿升。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从2021年起,中国整车出口强势增长,当年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同比增长103%,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2022年,汽车出口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整车(含成套散件)出口首次突破300万辆,达到332.12万辆,同比增长56.8%;出口金额601.56亿美元,同比增长74.7%;2023年,这一数据跃升至超500万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乘联会总结,2023年是中国汽车创造奇迹的一年,乘用车批发和出口创新高。随着电动化转型和出口增量的持续贡献,未来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4000万辆。

燃油车为主要驱动力 俄罗斯需求激增

《华尔街日报》指出,虽然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被公认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仍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2023年,俄罗斯的需求激增,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目的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2022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9%增至37%。2023年1至10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汽车达到73万辆,是去年同期的7倍。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已从第11位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市场,1月至10月出口额达到9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11亿美元。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汽车去年在俄罗斯的出口增量约为80万辆,销量至少是2022年的五倍之多。

俄汽车经销商“汽车特别中心”公司甚至预测,2024年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汽车市场份额可能达到80%。

崔东树还表示,2023年汽车制造商奇瑞成为乘用车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车企,受对俄罗斯的出口热潮推动,奇瑞总出口量达到逾90万辆。

新能源车增长 中对欧出口量升至第二

尽管在出口数据中燃油车仍是绝对主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幅也十分迅猛。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介绍,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有望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80%;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达180万辆,同比增长50%。出口地不仅包括俄罗斯,更是广泛覆盖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伊诺韦夫咨询公司(Inovev)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欧洲从中国进口的汽车数量猛增,使得来自中国生产的汽车在欧洲整体进口中的份额从第十跃升到第二,仅次于土耳其。

Inovev的2024年欧洲汽车进出口预测显示,欧洲汽车工业贸易总体平衡,不过从中国进口的汽车数量激增。尤其是价格便宜,质量过关的电动汽车。2023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电动汽车接近7万辆,几乎是2022年同期的3倍。

Inovev预计,2022年至2024年,欧洲汽车进口量可能会增长7%。“这种增长情况主要是由于在中国生产的中国品牌汽车进口量预计会增加,其中绝大多数是电动汽车。”Inovev表示。

“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加上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可期。”乘联会指出。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