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麦当劳涨价引吐槽 冲击万店目标面临挑战

【欧洲时报网】12月27日起,麦当劳全线近90%的汉堡、小食类产品涨价0.5元(人民币,下同),相关套餐随之涨价1元。作为中国国内知名度最广的快餐品牌之一,麦当劳涨价的话题迅速引起网民热议,网民纷纷吐槽卖得越来越贵,量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正迎来品牌史上最快的门店扩张期,正向2028年突破1万家餐厅的目标迈进。

麦当劳部分产品提价 “穷鬼套餐”价格不变

“今天早上经过麦当劳买了一份吉士蛋早餐,花了11.5元(人民币,下同),记得以前都是10.5元。”“昨天点火腿扒卷还是10.2元,今天就变成了10.8元了。”

中新网报道,27日早间,多地消费者反映麦当劳早餐涨价。北京某麦当劳餐厅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证实,“部分商品从27日开始调价,有的涨了0.5元,有的涨了一元。不仅是早餐,午餐价格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北京日报》报道,对此,麦当劳于12月27日回应称,结合近期运营成本的变化,麦当劳中国于2023年12月27日起调整了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3%,已在各点餐渠道明码标价。

同日,麦当劳还宣布1+1随心配套餐不涨价。这一套餐被网民调侃为“穷鬼套餐”。随后,话题“穷鬼套餐不涨价”登上热搜榜高位。

麦当劳方面表示,为顾客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比如随心配1+1套餐、嗨翻星期一、6折早餐卡、O麦金会员等长期优惠活动,每个月都有推陈出新的优惠活动带给顾客。

另据上海一财网报道,其他的西式快餐近期是否会涨价呢?对此,汉堡王相关人士表示,汉堡王近期没有涨价计划。肯德基客服也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汉堡越来越小,还好意思涨价?

“麦当劳涨价”多个词条冲上微博热搜。相关话题下,有网民表示“老麦,你涨的一小步,是我消费升级的一大步”;也有网民称“赶紧涨价,我不想吃了”“真的是看着那个三件套从最开始的15元涨到现在价格的”。

重庆上游新闻报道,还有网民认为“涨吧,反正我一年也吃不到一次,平时都是吃塔斯汀”“我选择塔斯汀华莱士”“麦当劳都涨价了,那肯德基涨价吗?”有网民安利起汉堡王“9.9元两个汉堡的套餐”的营销活动,还有人直呼:“塔斯汀,上位!”

另外,消费者难注意到的地方,麦当劳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提价。不少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反映,麦当劳的汉堡在变小,部分门店还取消了炸鸡裹粉流程。

有网民表示“那汉堡越来越小了,跟个奥利奥似的怎么好意思涨价”“明目涨一点可以,但巨无霸不可以再变小了”。

麦当劳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价格问题引发讨论。就在上个月,麦当劳曾因为“一杯牛奶23元”登上微博热搜。

11月中旬,有网民吐槽麦当劳一杯热牛奶23元,称“被天价牛奶吓到”。网民被吓到并不意外。要知道,在超市、便利店,一瓶250ml鲜牛奶的价格通常在10元左右,部分盒装鲜牛奶甚至只要三四元。

在麦当劳官方小程序上,北京多家麦当劳门店均有这款牛奶在售。其中,在麦当劳北京丰台桥南店,有小杯、中杯、大杯三种规格的牛奶在售,对应的价格分别为15元、19元、23元,冰牛奶和热牛奶价格相同。

在小程序上,麦当劳称这款牛奶是“严格把关的优质奶品,新鲜蒸煮”。

不过,当媒体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门店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款牛奶用的是三元鲜牛奶,加热时也只是机器加热。

至于为何卖这么贵,该工作人员称,“这是统一定价的。麦当劳所有热牛奶都是这个价。”

消化成本,餐企调价保证利润空间

北京《新京报》报道,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表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于自己经常光顾的品牌都会“希望它永远不涨价,甚至降价”,但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客观现实就是原材料、房租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要消化这些成本,涨价实属“不得已”。

业内人士分析称,麦当劳等西式快餐正面临国内餐饮市场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有限的涨价和成本上涨之间,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保留利润空间。

文志宏认为,不仅是麦当劳,很多西式快餐品牌,甚至是整个餐饮行业,在面临各方面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时,都要通过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和优化内部的运营管理,提高效率,以此来消化这些成本。“这些做法如果不足以抵消成本上涨,那么企业也只能采取价格调整策略,来支持合理的利润空间。”文志宏说,“在涨价的方式上,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企业可能是通过一年中的几次调价,但每次调价幅度较小,让顾客心理上比较好接受。有些企业可能是一下子调整的幅度比较大,这种提价可能是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价格提升。”

还有分析提到,在麦当劳2019年推出的安格斯系列中,单品价格最低的芝士安格斯厚牛堡为31元,最贵的培根双层安格斯厚牛堡售价为45元,其毛利率大概率也有所提高。其次,麦当劳也以Mc Café品牌加入了毛利率更高的咖啡赛道,麦当劳曾公开表示2023年计划在国内新增1000家麦咖啡门店。

很多消费者也发现,除了高端的安格斯系列,麦当劳多数汉堡的包装较之前更为简单,包括板烧鸡腿堡在内的汉堡均由原来的纸盒包装改为单层包装纸。这种做法也是在提倡环保的同时,相对减少了用纸量等开销。

麦当劳中国市场增速放缓

官网信息显示,麦当劳于1990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开设了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现麦当劳深圳光华餐厅)。目前,中国内地已成为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以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特许经营市场。

麦当劳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季度内公司实现营收66.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2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具体到中国市场,麦当劳中国餐厅门店数达5582家,近半数位于三四线城市。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麦当劳中国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0.5%,但该增速略低于2022年同期。

据此前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透露,2023年线下经济恢复以来,麦当劳销售额增长远超疫情前,2023年已规划在中国开出超900家门店。而截至2022年三季度,麦当劳中国门店同比净增长677家。

麦当劳中国提出,到2028年要在中国市场开出1万家连锁门店。随着涨价的推行,万店目标的实现可能要更费些力了。

相比不断提价的麦当劳,为了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并在下沉市场吸引更广大的用户群体,肯德基已试水推出低价的“饼汉堡”,套餐价格为19.9元;同时,必胜客也在持续丰富50元以下的比萨产品。加之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快餐品牌已经形成规模,不断推出符合中国胃的“中式汉堡”,在此背景下,价格不断提高的“洋快餐”品牌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消费意愿下降导致的市场需求放缓,正切实影响着连锁品牌的经营情况。在未来,麦当劳在扩张的路上必将面对同行业迎合下沉市场竞价的挑战。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