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洋景漂”吴镇熙:“景德镇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赵晨曦12月8日报道】“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瓷都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吸引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聚集于此。如今,景德镇也成为了海内外制陶艺术家的“造梦天堂”。近年来,有近3万余名“景飘”来到这里,高峰时期有5000多名“洋景飘”,他们的到来为古老的瓷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景德镇一间间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国际艺术家工作室中,有众多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29岁的马来西亚小伙吴镇熙,已经在这里度过9年的时光。他说,对陶瓷的共同热爱让世界各地热爱陶瓷的人慕名而来,“景德镇已经成为我们这些‘洋景飘’的第二个家”。

近日,29岁的马来西亚小伙吴镇熙接受记者专访。(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自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卞戈 摄)

从旁观者到见证者

吴镇熙祖籍位于广东潮州地区,爷爷是最早下南洋的那批人,妈妈是福建闽南人,虽然举家搬迁到了马来西亚,但他从小就对中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从小就与陶瓷结缘——我的爷爷早年做拉坯,家里经营着一家陶瓷厂,爸爸妈妈也从事相关行业,在耳濡目染之下,我慢慢就对陶瓷产生了兴趣。”家人的影响让吴镇熙成为了家族陶瓷事业的“传承人”。

得益于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推荐,吴镇熙高中时期就跟随研学团队前往中国,初次到景德镇就让他感到十分的新奇。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陶瓷的热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深造学习,“景德镇就是陶瓷爱好者的天堂,制坯、上釉、烧窑都是专业化的流程,在这里,做什么都很方便。”

近日,游客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尽享休闲时光。

但前些年,受疫情影响,吴镇熙一直无法成行中国,这让他十分急迫,“我再回来的时候,震撼到我了,短短两年间,这个变化是非常快的。景德镇开始走一种国际化的路线,这并不是说着玩的,而是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的,景德镇成为了中国对话世界的一个窗口。”

9年间,从读书到工作,吴镇熙从听家里讲述中国制瓷工艺的小小孩童到见证景德镇发生巨变的亲历者,他十分感慨。“这些年的变化还是蛮大的,我在这里认识了特别多的陶瓷人,大家都不想离开这里。”

从见证者到建设者

在中国的这段时间,吴镇熙也实现了身份的多重转变,“我人生的三分之一都在景德镇,这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作为一名对景德镇有深厚感情的“洋景飘”,吴镇熙自觉成为了景德镇的代言人。

在中国的长期生活也让吴镇熙变成了家里的“懂行人”,也对家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每次回去都会带一些新花样,家里人更喜欢实用性的盆盆碗碗,但我带回去的艺术品,他们也觉得美,是能够接受的。”受儿子的影响,吴镇熙的父母也希望能够在未来到景德镇感受瓷都文化。

近日,游客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参观、游览。

谈及景德镇的未来,吴镇熙笑着说道,“以一名艺术家的身份来讲的话,我更希望看到景德镇的创新,其实当前景德镇更多的还是用一些传统的器型和方法去创作,需要注入更多新的心思,当代人总要再造当代人的风景嘛。”

“很多这里的驻场艺术家们都说,我不是景飘,我就是景德镇人。”像吴镇熙这样的“景飘”们还有很多,“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灵感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喜欢这里,都把这里当成我们第二个家。”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