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个多月来,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一直在为首届“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忙碌着。这项面向全球儿童征集诗歌手稿活动,自开启至今已收到来自全球儿童创作的5000余首诗。(视频来源:欧洲时报李大鹏 摄)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陈辉12月8日报道】最近三个多月来,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一直在为首届“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忙碌着。
这项面向全球儿童征集诗歌手稿活动,从今年9月1日开启至今,已收到来自全球儿童创作的5000余首诗。最终评委将从中挑出555首优秀作品,入围的优秀作品将获得奖状、奖金以及文创纪念品,并将作品永久石刻在诗歌海滩上。
“目前征集到的诗作有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日文、韩文、英文、俄文的。”身为本次活动的总策展人,邱志杰介绍道。
孩子们的诗是温润的、想象力奇绝的。
“如果我是一头野生动物,四周没有猎人,我在森林里踩着夕阳像神一样徘徊”“啄木鸟长期孤独,找不到人亲嘴,就和大树谈恋爱,怎么亲大树都不烦躁脸红”“黑丝袜是女人大腿戴的墨镜”邱志杰接受采访时,一一展示着孩子们笔下富有灵气的文字。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在邱志杰看来,儿童用词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甚至心灵的成熟度都非常不可思议。参照人类的发育特征,语言时常会给孩童带来陌生感,对语言的使用还没有完全工具化。
2023年12月5日,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介绍“诗歌海滩”计划近况。据介绍,“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面向全球儿童征集诗歌手稿,入围的优秀作品将获得奖状、奖金以及文创纪念品,并将作品永久石刻在诗歌海滩上。(图片来源:欧洲时报李大鹏 摄)
进入12月,活动推进到国外诗歌的翻译、评选环节。
沉浸在海量世界儿童的诗歌作品里,邱志杰体验到来自各地儿童诗歌所具的天然心灵抚慰的能量,那种不同年龄身份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审美享受,甚至具有心理疗愈的功能。
“诗歌是从语言发端的,而语言是造成人类分裂的因素之一。细究下去,虽然人类各说各的语言没有建成巴别塔,但诗歌或许能成为重建巴别塔的秘密。”邱志杰说道。
“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将获奖的儿童诗歌放大、按原稿字体雕刻在海边的礁石上,形成密布着孩子们诗歌的岩石海滩,打造具有人文吸引力的公共景观。
“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落地效果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这片“国际儿童诗歌海滩”将会最先出现在中国大陆东南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岛。
据悉,东山岛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和民族英雄黄道周的家乡,当地铜陵镇上文运昌盛,曾出了近20位进士。
“这里的人下海能捕鱼,上岸能写诗。东山岛的澳角村村支书竟编了两本澳角诗集出版。”
邱志杰介绍,东山岛处在福建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往南边是北回归线,过了北回归线就是潮州的南澳岛。当地遍布着坚固的花岗岩,受海浪长期冲蚀,形成许多奇岩怪石。
这次活动预计将于2024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正式开幕,上百块刻有诗作的礁石将从东山岛的南屿岛开始,往后可延伸到望丝山、东门屿等东山岛上多处,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
“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也是对于中国摩崖石刻的文化传统的致敬。“福建是我的老家,那边有摩崖石刻传统。小时候教我写古体诗的书法老师时常带我们在山上拓印。”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类似的海滩还将出现在菲律宾、泰国、阿联酋等世界各地。”邱志杰畅想着。
“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落地效果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邱志杰想着,未来的一天,或许有一位商人巨贾,抑或文人墨客,在一个待治愈的夜里,面朝大海,追忆着“我两手空空,但可以打败风”的少年意气。而当一个外国人小时候曾有一首诗歌被刻在中国南方某个海滩的岩石上,他的灵魂总有一刻栖居于这个“儿童诗歌海滩”的精神家园,他的一生都将与中国结下善意的诗缘。
(编辑: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