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奥媒: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货币协议

【欧洲时报李梓编译】奥地利《新闻报》报道,中国和沙特两国央行达成了价值500亿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的“货币互换”。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以提高人民币的重要性。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两国央行已达成价值500亿元人民币(63.8亿欧元、260亿沙特里亚尔)的“货币互换”。该协议将加强两国金融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

在货币互换中,就像本例一样,两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交换货币。这基本上是为了创造货币流动性,这对于商品交易或金融交易很有用。一个可能的优势是,合同伙伴可以通过此类交易带来的稳定价格来保护自己免受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多年来一直在经济上合作。由共产党统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沙特阿拉伯石油的主要进口国。这个阿拉伯半岛国家是中国“新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的一部分。据北京方面的消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地拥有两家炼油厂和一家乙烯厂的股份。

一段时间以来,分析人士一直在观察中国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变得更加独立于美元。如果发生冲突,美元储备可能会被冻结,这将使支付石油进口变得更加困难。与沙特阿拉伯的货币互换也可能是为了确保长期的能源流动。

中央银行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一般是指一国(或者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另一国(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资金使用方同时支付相应利息。有分析指出,中国央行与其他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是指不经过美元直接按照某种固定汇率安排相互持有对方货币,完成双边贸易与投资中的结算安排。签订货币互相协议有助于消除汇率风险,防止汇率变动风险给贸易双方造成的损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接受程度。

2013年起,中国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沙双边贸易额1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其中,中国出口额达到37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进口额为780.5亿美元,同比增长37%。2023年第一季度,中沙双边贸易额为273.3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中国出口额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进口额167.2亿美元、同比下降3.5%。沙特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2022年沙特对中国原油出口数量为8750万吨。

(编辑:刘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