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德州孕育出多“彩”非遗:“黑陶”厚重 “红绿彩”绚烂

黑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下游流域新石器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距今约4500年。德州黑陶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断守正创新。

北京时间11月13日上午,参与“2023海外华文媒体山东行”活动的17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德州,参观中国黑陶城博物馆。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州黑陶不断守正创新。在黑陶城博物馆内,既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有现代艺术家的新创之作,古今技艺和风貌并存,为参观者打造出一个厚重而精妙的黑陶世界。

黑陶文化是中国黄河中下游流域新石器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距今约4500年。人类祖先以灵动的智慧制造出“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叩如罄”的黑陶,生动地传递了史前社会文化的形态。

图为黑陶大师张务福现场展示硬刻技艺。

图为讲解员介绍中国黑陶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黑陶中的“蛋壳陶”。该蛋壳陶放大仿制了蛋壳黑陶杯,有1.5米高,重量则只有700克。

除了感受“黑陶”文化,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当天还前往德州宋窑红绿彩博物馆感受了一把“红肥绿瘦”的“德州窑红绿彩”非遗文化。这种瓷器因德州运河而兴,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德州窑红绿彩瓷器以红彩、绿彩为主,颜色对比强烈,极具特色,生动地体现了崇尚高雅、温柔内敛的中原文化与粗犷豪放、清新质朴的草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参观红绿彩瓷器展品。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宋金时期,制瓷业名扬海内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依托大运河之便,德州窑红绿彩瓷器惊艳问世,凭借着鲜亮色彩和精湛技艺被誉为“历史的彩虹”。图为以嫦娥奔月为主题的红绿彩瓷器。 (图文/韩晗)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