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的黄山市是中国重点名茶产区。黄山有约2000年的种茶历史,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有歙州产茶记载,名诗“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记录了黄山茶的历史盛景。而松萝茶主要产于黄山市休宁县松萝山,属炒青散茶,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既是中国知名的药用茶,也是中国最早出口欧美的绿茶。清代诗人郑板桥曾写诗赞道:“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图为11月4日,在黄山王光熙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的松萝茶。

历史上,黄山茶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走向海外。陆路,大漠无边,驼铃悠悠,出境的一宗宗商货里有徽茶的香味。海路,中国去往瑞典等国的商船带走了大量徽茶。300年前,中国与欧洲茶叶贸易的初期,正是松萝绿茶最辉煌的时候。东印度公司1702年的贸易记录显示,整船的茶叶,2/3是松萝绿茶。震惊一时的哥德堡号沉船上,就有松萝茶的身影。

1745年,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满载着中国茶叶和瓷器等,从广州出发,在驶进哥德堡港口时不幸触礁沉没。百余年后打捞时,在船上发现的部分密封好的松萝茶,还有淡淡的香气。当时瑞典大使馆送了两份古茶样给中国,一份保存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另一份就在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图为中国松萝茶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的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打捞上来的松萝茶样。

松萝绿茶技艺成熟于明朝初年,相传,由一位名叫大方的和尚创制。和唐、宋时期的蒸青不一样,这是采用了一种“炒”的方法来制作茶叶。由于这种茶出自松萝山,所以叫松萝茶;而这种茶的制作方法则被称人称之为“炒青法”,也叫“松萝法”。传至现在的松萝绿茶制作工艺上仍然很讲究,每个步骤都有门道,尤其杀青和冷却,是茶叶品质的关键。松萝绿茶采用高温热风杀青。通过烧液化气、生物燃料,把热风输送到杀青锅炉当中。嫩度好的话,热风杀青就能够将茶青穿透。若是茶青是一芽二叶或三叶,则需要辅以电热。之后迅速冷却,然后再摊晾回潮,使得水分回到叶面上来。此时再进行揉捻,茶叶的叶细胞破碎,内涵物质能够更好地冲泡出来。图为,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生产车间。

始创于1994年的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秉承“一生只做一壶茶”的经营理念,专注茶产业29年,现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科研、茶具雕刻及旅游开发为一体的茶产业集团公司。公司产品涉及出口茶、松萝名优茶、茶具茶家具、茶旅产品四大系列百余款品牌,畅销中国20多个省市及亚、欧、美、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松萝茶业一年可产干茶2000吨,出口比重占八成左右,畅销亚、欧、美、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一角陈列着出口的茶叶样品。

图为,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一角陈列着出口的茶叶样品。(图文均据赵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