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滦州,地处京津冀腹地,素有“京畿锁钥,兵家咽喉”之称。曾经“十八帝王巡滦走马”,这里见证了华夏民族融合之美。今天,这座北方小城以其高质量发展吸引了一批世界企业来此落地生根。
2023年8月17日拍摄的兼顾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滦州城。(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王欧摄)
“全球仅有”落子滦州
2023年5月,一则“怡斯莱(EcoCeres)首批产自100%农废物的纤维素乙醇运往欧洲”的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而这批纤维素乙醇正产自河北滦州工厂。
怡斯莱是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旗下一家创新型生物质精炼公司,其生产的纤维素乙醇主要以玉米芯等农废物为原料,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可减少8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可添加至汽油作有效替代。
此次顺利发运,有媒体评价“标志着怡斯莱成为全球仅有具备能力生产多种可再生生物燃料的公司。”这样一家“全球仅有”的创新型企业,缘何落子滦州?从项目立项开始即参与选址、筹建工作的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怡斯莱农废品运营平台首席运营官徐彬将这次选址比喻为“相亲”。
8月16日拍摄的香港中华煤气集团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怡斯莱农废品运营平台首席运营官徐彬。
考虑农废物原料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地方工业基础,徐彬团队初选即将目标锁定在河北。
“就好像相亲一样,双方很多条件要配合在一起才行。”经历过失败的徐彬团队,在与滦州市招商团队接触后,被滦州坐拥唐山工业化优势,东临渤海湾港口、西临北京人才高地的区位优势所吸引,更被其服务型招商理念所打动,由此坚定信心将易高生物能源专利项目在中国内地的首家工厂落户滦州。
“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徐彬介绍,2018年,易高生物能源专利技术项目在滦州签约,次年开工建设。项目投资近5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地160余亩的化工企业,不到10个月时间即建设完成。而得益于滦州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河北易高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建厂5年来,高管流失率不及2%。
8月16日,徐彬(中间站立)与团队成员在工厂内交流。
稳定的人才队伍和地方政府的扶植与帮助,为易高生物滦州工厂试投产取得突破提供了信心和保障,在现有项目基础上,易高生物已经开始计划二期投资,延伸在滦产品产业链。
8月16日,徐彬(后)与团队成员在工厂内交流。
曾在欧洲有过六年求学和实践经验的徐彬,怀着做一项对人类有益事业的情怀和初心,希望易高生物能助力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实现产业引领。
8月16日,徐彬(左)与团队成员在工厂内交流。
企业的创新引领目标与滦州发展的绿色转型需求不谋而合,滦州几届政府接力推进,不搞短平快,不一味追求产值和税收,耐心培育、细心服务,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环保的产业转型之路。
2022年,滦州市14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4.74亿元人民币。地区生产总值达501亿元,同比增长4.7%。
百年美企扎根滦州
滦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异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美资企业林肯电气(唐山)焊接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肯唐山”)在此选址办厂。这家专注于焊接、焊接材料及相关解决方案的老牌美企,距今已有125年历史,是全球焊接领域的头部企业。
8月16日拍摄的美资企业林肯电气(唐山)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厂房。
选择滦州,林肯电气同样看中了滦州的区位和产业优势。“我们30%的客户在海外,相应比例的产品需要通过海运出口。”林肯唐山总经理芦英浩介绍。此外,河北又是焊接产品原材料钢材的重要产地。
目前,林肯唐山拥有员工180人,年产值3亿元,年出口额1000万美金,出口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南美和中东地区。
林肯电气(唐山)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厂房内生产。
在滦州市政府“为企业谋发展”的思路指导下,2020-2022年疫情期间,林肯唐山的海外订单交付从未受过影响,还获得滦州市政府给予的各项减免及补贴资金累计达550万元,并在市商务局支持、协调下,同期获得唐山市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三年累计近70万元。
引进先进企业,带动地区产业发展。在林肯电气自动化焊接技术的引领下,中国国产焊接材料企业逐渐开始实现自动化,实现了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今年6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工作人员到林肯唐山考察,这也让林肯电气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并考虑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投资滦州事事无忧”
硬基础兼具软实力,吸引这些优质外资企业在滦州落地,而真正让他们扎根的,是滦州的营商“土壤”。
8月17日,滦州古城5D影院展示的滦州市城市建设全貌。
“投资滦州事事无忧”,曾参与易高生物和林肯唐山项目招商的滦州市招商局局长杨海卿直言,“最大的营商环境是人的环境”,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不只是出台多少措施,更是懂得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让滦州招商形成品牌,并得到了在滦外企的肯定,“通过新的技术和产业推动,不仅把人才留住,也吸引更多的人才过来,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政府对城市最大的贡献。”徐彬说。
(文/孙黎)
(编辑: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