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瓷都的窑火已熊熊燃烧数千年。如果说景德镇是世界陶瓷的中心,那么三宝村就是景德镇的中心。
上世纪90年代末,李见深花掉了从美国带回的1万美元,在距离景德镇十余公里的三宝村买下了几间土房子,开启了自己的造“村”之旅。作为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村长”,他曾形象地比喻这是他的“世外桃源”。
2023年7月24日,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建者李见深分享“造村”初衷与历程。(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卞戈摄)
梦中桃源落地“陶”源
从景德镇繁华的闹市区驱车20分钟便可到达,如今,三宝国际陶艺村已经成了众多游客到访景德镇必去的“打卡地”。
7月24日,三宝国际陶艺村已经成了众多游客到访景德镇必去的“打卡地”。
7月24日,前往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参观、拍摄的游客络绎不绝。
7月24日,一名游客在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世外陶源”前参观、留影。
经过一处醒目的“三宝国际陶艺村”路牌,向着一条小路径直深入,游人渐渐变少,约摸三五百米后便可见到两扇对开老木门,房檐下两侧分别挂着大红灯笼,中间正上方则贴着红纸写就“吉祥三宝”,这便是“村长”李见深的家。
7月24日,李见深的三宝陶艺工作室门外整齐堆放着形态各异的陶罐。
推门而入,瞬间到了另外一方天地,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匆忙被眼前景象慢慢拉远。
“我和陶渊明都是柴桑人,我开玩笑说自己就是把他的桃花的‘桃’改了一个陶瓷的‘陶’,所以说,这是我的世外‘陶’源。”这是三宝村成为世外“陶”源最初的契机。
三宝的一草一木,建筑陈设都充满着原始的味道,碎的瓷片,破的罐子,小溪贯穿门前,水流涓涓细语,自然造物与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沉浸其中会不禁有被大自然的纯净和美好包围的感觉,而且这还是一处可食、可居、可观、可游之所。“我尊重村子原有的形态,这个村庄的所有痕迹,所有的水的流动,所有的房子的座位……总之,核心的建筑我都保留了。”在他看来,历史的痕迹是有温度的。
有人说,三宝村就像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由一个个陶艺艺术家共同打造的一座大型的、接地气的、活生生的,民间的陶艺博物馆。
“我们中国人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文化的交融也是这样,这也是现代世外桃源最核心的意义。”对于李见深而言,他所构筑的并不是一个村子,而是一个精神家园,能够给喜欢陶瓷艺术的人一种精神寄托。
7月24日,李见深正在工作室内创作,一件陶碗慢慢呈现在眼前。
“陶”源未来心之归处
年轻时的李见深离开故乡后一直游走于世界各地,“我离开中国时,就决定要去更大的世界看看,到了国外,有了国际视野,但是我发现我们自己才是最有特色的,最独一无二的。离开中国,我变得更中国了。”海外的经历给予了李见深更加宽广的眼界,也让他更加感悟到了文化自信。
当下,三宝村也成为了世界陶瓷艺术家的“理想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陶”人来这里创造、交流、访问,成为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曾经有一位澳大利亚的陶艺家这样和我讲,‘在去中国之前,我希望能发现中国;但当我走进三宝村后,我却发现了我自己。’三宝村就成了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一面镜子,”在李见深看来,这里不仅传统的东西得到了保留,也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三宝村是能够提供没有任何障碍地分享东西方文化的美感和艺术交融的平台。
这里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和传统的工艺作坊是大部分艺术家心目中的乌托邦。现在的三宝村,也在不断改造提升为更有影响力的三宝国际瓷谷,李见深深信,这将会变成一张更好的与世界对话的名片。而这,也应该是三宝村的未来。
(文/赵晨曦)
(编辑: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