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古城月下游 品味千年滦州的快发展与慢生活

【欧洲时报网】快发展兼顾慢生活,滦州的现代化发展不仅是向海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敞开怀抱,也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与多元文化并蓄。

2023年8月16日,游客在河北滦州古城内用餐。 (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王欧摄)

于2012年建成迎客的滦州古城,坐落于三千年滦河之畔,占地2000余亩,设计之初即着力打造多元文化与异域风情,既以契丹文化为底蕴,也融合明清建筑样式,其间融入26个民族风情,将北方民俗与千年文化传承活化。

滦州古城内,复原了古城门、杨三姐告状的老县衙、钟鼓楼、接官亭、古戏台、风雨桥、滦州阁、和园、文姬楼等文化历史古迹,祭火大典等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恍若置身千年古城的不夜盛景。

2023年8月16日拍摄的河北滦州古城夜景。夜幕降临,滦州古城内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青龙河上,游客们乘坐乌篷船,在古城中穿梭,河道两畔红灯笼高挂,吆喝声不断。于2012年建成迎客滦州古城,坐落于三千年滦河之畔,占地2000余亩,设计之初即着力打造多元文化与异域风情,既以契丹文化为底蕴,也融合明清建筑样式,写入26个民族风情,将北方民俗与千年文化传承活化。

有水则灵。融汇南方水文化,滦州古城引滦河水入环城青龙河,城内水系长达1400米。水系沿岸,餐饮小吃、旅游商品、酒店客栈、民俗文化、电商文创等各类商铺琳琅满目。

自滦州古城投建即参与产业运营工作的刘玉霞回忆,2012年古城开街之初,水系沿岸只有45家商铺。后逐渐发展兴盛,现有商户540余家,每晚营业至凌晨,生意红火。

8月16日,游客在河北滦州古城内参观游览。

“开街时,许多商户是租赁经营,几年下来都自己买了下来。”刘玉霞表示,为吸引商户入驻,滦州古城提供了全方位的协助与支持,商户只需缴纳房屋租金,即可拎包入驻,古城可为其代办一切从商事宜。

千年古韵和营商便利,也吸引了一批外国客商,包括经营饰品、化妆品和烧烤生意的韩国客商,以及经营玉石生意的缅甸客商等等,在滦州古城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国街”“缅甸街”,深受游客欢迎。而古城也带给这些外国客商丰厚回报,如刘玉霞所熟识的缅甸客商早明和北拉,原本都在城内做工,这几年赚到钱,纷纷自己开店做老板。

8月16日,游客在河北滦州古城内乘舟游览。

“戴河日光浴,古城月下游。”距滦州新城4公里、5分钟车程,距南戴河三十公里、半小时车程,滦州古城的区位优势吸引了远近游客纷至沓来。2019年,滦州古城客流量达840万人次,“最多的时候,仅从辽宁沈阳一地,一晚就有45个大巴车的游客来到古城。”刘玉霞介绍。

滦州古城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借古城“流量”,附近教场村趁势发展农家院,从最初的十几家,至今已有百余家。

8月16日,游客在河北滦州古城内参观游览。

夜幕降临,滦州古城内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青龙河上,游客们乘坐乌篷船,在古城中穿梭,河道两畔红灯笼高挂,吆喝声不断。

一边是外资工厂的纷纷落地,一边是千年传统文化的不断延续,滦州市在一静一动中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平衡,让这座千年古城更加宜居,更具活力。

(文/孙黎)

(编辑:夏莹)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