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大陆楼市交易向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今年“双节”黄金周假期前一个月,多个城市利好政策陆续落地,为假日的楼市交易添了一把火。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核心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未来政策效果可能出现分化。
“假期3天卖了5000万”
综合央视网、四川每经网报道,随着各地纷纷推出了降首付和利率、“认房不认贷”、取消限购等“楼市新政”,“双节”假期,购房者热情不减,各大开发商为抢客户,打折、送家电等营销纷纷上演。
广东多个新盘项目推出优惠活动,郝女士就在国庆节期间成为了深圳某楼盘的业主。
她表示,自己住的房子偏小,买房对于她来说是刚需,所以趁假期有优惠,就果断下手。目前深圳多数新盘均可在备案价基础上享受一定折扣,普遍折扣在8.6折至9.5折不等。
正式施行“认房不认贷”后,深圳的二手房挂牌量也有了大幅提升。数据显示,新政落地后3周,深圳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上涨超80%,购房者的决策速度也有所加快。
而在南京龙湖天曜城项目现场,几位置业顾问站在售楼处门外等待预约看房的客户,并不时交流着预约时间、客户出发没有等情况。
“十一当天认购7套,假期三天销售额5000万元人民币。”龙湖天曜城项目负责人张明在朋友圈转发了喜报。
“现在大家到售楼处看房的时间整体后移了,一般要三点之后,看房客才会多起来。随便看看的人不多,都是约好的意向客户。”张明说。
据该项目负责人透露,为了冲刺“双节”,除了新政规定的购房补贴1个点之外,集团还额外给了一个点的优惠。
10月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楼盘交付,民众办理手续并验房。(图片来源:中新社)
“新政”效果延续性已有所减弱
综合新华财经、《证券时报》报道,随着房地产放松政策逐步落地,带动置业意愿提升,一些地区的国庆楼市看上去依然红火,但业内人士认为,受前期政策严厉程度不同、市场基本面及房价预期不同等因素影响,新政策对不同城市的影响差异较大。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新房方面,9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增长超10%,但同比仍下降约20%;二手房方面,重点11城二手房市场9月在政策带动及低基数下成交套数同比转增,9月前四周,重点11城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25.6%,9月中下旬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逐渐回升。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本次政策对市场的带动程度将表现为:核心一二线>普通二线>三四线。
陈文静说,短期来看,预计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活跃度提升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持续时间将好于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一方面,核心一二线城市人口规模、居民购买力等基本面更强,对住房需求的支撑度高;另一方面,政策仍有优化空间、二手房活跃度提升、房价预期趋稳等因素,也将对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形成有利带动。
政策效果的延续性也有所分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部分城市的“楼市新政”效果延续性已有所减弱。以北京为例,9月上半月二手房网签数据大幅增长,下半月已恢复至8月份水平。
北京一家中介丰台区某门店的小张就表示,最近市场成交趋于平淡了。“我们这个区域9月成交了近100单,但是有40多单是新政后第一周成交完的,后面陆陆续续每周成交10多单。”他说,最近店里成交的客户,都是外地有贷款记录的,新政后可以算首套了,这类人群比较受益。
市场活跃度仍可能再次回落
新华财经报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正在回归理性,逐步放松限制政策是大势所趋,短期内因城施策仍是主流。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薄文广说,如今经济发展基本面、人口增长趋势、房地产投资信心等因素较前些年已发生重大变化,这对全中国多数城市房价的上涨预期形成了抑制作用,因此“大水漫灌”式政策已不再适用,而应精准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陈文静表示,从需求端来看,当前购房者对未来收入预期、房价上涨预期仍无明显改善,购房观望情绪较重,若后续核心城市配套政策跟进不及时,或导致市场活跃度再次回落;从供给端来看,受市场销售恢复较为缓慢、部分企业融资不畅等因素影响,房企资金面仍承压,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风险暴露或进一步影响购房者置业意愿。因此当前房地产市场需要供需两端政策协同发力,更好地促进市场信心修复。
“若短期政策优化到位,同时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系列措施快速落地,预计2024上半年市场迎来筑底。”陈文静说。
中指研究院天津公司研究副总监田文刚认为,后期根据各城市场变化,进一步调整限购区域、精准购房补贴、降低二套首付比例等依旧是政策工具箱中的可选项,同时在二手房交易环节进一步降低交易税费,联动一二手房市场协同发力,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
(编辑:李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