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加长版“黄金周”旅游市场火热 “体育游”“国潮游”备受宠爱

【欧洲时报网】中秋邂逅国庆,8天的加长版“黄金周”成为人们走亲访友、出门旅行的好时机。热门城市和景区人潮涌动,各地丰富的文旅活动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体育游”“国潮游”等多样化需求趋势引领旅游市场。

多地开启“人从众”模式

综合中新经纬、中新社报道,“爬长城一点都不累,三分钟只要走两步。”“双节”假期开始,各地景区人山人海。

9月29日中秋当晚,上海外滩放眼全是人,游客挤到水泄不通,一眼望不到头,今年“双节”旅游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甘肃张掖某景区则出现了“堵人”景象,栈道上的人群形成“长龙”;有游客进去南京夫子庙5分钟被人流量劝退……

文旅市场的火热也蔓延到餐饮市场。9月30日下午6点,很多四川成都餐馆门店前开始排起长龙。位于奎星楼街的一家网红火锅店,在线排号一度达到645桌。有网友晒图表示自己等了4个小时都没排上。

10月1日,中国多地发布了假期旅游的亮眼“成绩单”。重庆市9月30日的多个景点游客数量攀升。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著名网红“打卡”地洪崖洞,游客数量达到11万人次。同日,北京11家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57.86万人次。此外,山东旅游市场热度攀升。9月30日,山东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当日接待游客267.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9.2%。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今年中秋国庆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预计达8.9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38%。

“怎么还这么多人啊?”

与此同时,听说淄博的热度已经“凉了”,青岛的大学生非非想避开人潮“进淄补烤”,不成想还是低估了“双节”假期淄博的热度。当她提前半个多月想订一间青年驿站时,发现已经一间房都抢不到了。

近半年以前,流量和热度突然光临了淄博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从“淄博”在抖音平台上的搜索指数来看,其热度在五一假期达到顶峰,随后便迅速滑落。

但淄博实际的客流量仍远高于“淄博烧烤”成为网络热词之前。有淄博市民表示:“本来城市外来人员每天是一百个人,因为爆火来了一万人,热度过去后每天来一千人。翻了十倍的人流量,怎么可能是凉了呢?”

去哪儿网方面则表示,“双节”期间,淄博的热度较“五一”确实有所下降,假期第一天的酒店预订量降了三成。

但相较往年,淄博的旅游热度依然有明显提升,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的增幅位列省内首位。携程预订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淄博酒店预订同比增长30多倍,门票预订同比增长50多倍。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

综合《光明日报》、中新社报道,不仅“双节”期间出行的游人增多,人们的旅游新玩法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多地“国风古韵”打卡地受游客青睐,不少景区也顺应游客文化需求,邀请游客打卡“新国潮”。

10月1日,汉服爱好者在“宋风游园会”上游览。在山东济南市千佛山景区举办的宋风游园会上,不少汉服爱好者与游客一起参观游览。(图片来源:中新社)

比如江西南昌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滕王阁景区、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等都陆续推出了“国风大典”、古风集市活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推出第三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活动,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推出“宋潮不夜城”活动,多项活动都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游逛体验。来自湖北的游客黄玲玲表示,自己专门在汉服租赁店租了一套汉服游览景区,让自己与这些历史建筑更好“融为一体”。

除了“国潮游”,如火如荼的杭州亚运会,跨越整个“黄金周”,带起一股全民体育旅游热潮,“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时尚。

对此,浙江发布“诗画江南活力浙江”12条主题漫游长廊、“看亚运游浙里”十大亚运文旅精品线路,杭州发放百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长三角各地市发布亚运优惠政策及文旅消费券。

全球体育迷齐聚杭州,不少本地民宿的房东为客人准备了亚运会观赛指南、City Walk攻略。在杭州拱墅区经营民宿的小金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希望为亚运会志愿者和火炬手免费提供三天住宿。她还为亚运会期间入住的客人准备了亚运专属明信片,“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我们也愿意尽自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小金说。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