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拍摄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茅山景区及其周边景色(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在江苏句容举行的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上,两岸宗教界人士于茅山共同探讨海峡两岸的和合之道、融合发展之道。
中新社报道,台湾很多宫庙的屋檐、墙壁上众神集结,既有道教神明,也有佛教造像,还有民间信仰的神灵。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肇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台湾延续了闽南地区的风俗,宗教信仰众多。溯源寻根,台湾的道教信仰与大陆是同一源头,这在道士日常修行中有迹可循。例如,两岸道教人士都必须研读经典《道德经》《道藏》,《太上感应篇》等劝善书籍在两岸也有很大影响力。
“2005年,我们在台湾主办过一场两岸道教音乐会,仅两岸的道乐团就邀请了约10个,北京白云观等大陆知名道观的100多位道长身着传统道装,参访台北101大楼等地标景点。两岸道教人士交流热络,盛况空前。”张肇珩认为,两岸道教信仰同根、文化同源。未来,两岸道教界可在选择道教学院教材、设置道士资格标准等方面开展许多有益的探索。
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副会长王双秀25日告诉中新社记者,近三年,两岸道友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云上”交流,拓宽了道教界的交流方式。音乐会、书画展、摄影大赛、艺术研学、夏令营等道教交流活动,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民众交流往来起到积极作用。
参加本次论坛前,台湾东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林安梧在湖南祭拜了炎帝。“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两岸和平发展至关重要。道的价值观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智慧宝库。政治纷争是一时的,文化传承是长远的。”他说。
“我在平潭‘海峡号’渡轮上留意到,船上摆放着福建省道教协会主办的《海峡道教》杂志,不少乘客拿来翻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城武术传承人、四川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刘绥滨受访时说。
刘绥滨还介绍,过去他多次往返两岸,结识了台湾许多同“道”中人。他说,“从医学到武术,从书画到音乐,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道教包罗万象。两岸道教界当以‘道’为道,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探讨两岸和合之道、融合发展之道。”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