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多地力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中国多地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山西省芮城县学张乡拍摄的光伏电站。近年来,山西省芮城县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芮城县新能源获批总装机量223万千瓦,已并网159万千瓦,在建64万千瓦。2022年清洁能源全年发电量20.31亿度。(图片来源: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综编自新华社)

近年来,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已逐步形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进一步推动柴达木盆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图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光伏产业园区一角。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草碾乡华山村附近的荒山上,工人在150兆瓦光伏发电站建设工地施工。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加快清洁能源开发,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光热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示范基地位于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地段,主要依靠当地水电开发项目统筹建设风能、太阳能电站。目前,云南省巧家县海坝、小羊窝等光伏项目已投产发电。图为云南省巧家县小羊窝光伏电站。

7月11日,在张家口市康保县张纪镇,羊群在光伏板下觅食。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据介绍,截至目前,张家口市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2756万千瓦,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80%。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打造水上发电、水下特色养殖的立体化“渔光互补”模式,使水域空间得到全方位利用,实现渔业养殖与绿色发电的生态产业融合、集约发展。目前,该县已发展“渔光互补”模式养殖面积1300多亩,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图为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拍摄的一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拍摄的光伏发电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端。近年来,达拉特旗将防沙治沙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和光照资源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目前,达拉特旗已建成10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光伏发电基地,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8万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可达165万吨,在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的同时治理6万亩库布其沙漠。

2023年6月25日,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的柯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产。(图片来源:中新社)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场址最高海拔4600米,装机1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占地2.5万亩。电站接入距离50公里、装机300万千瓦的两河口水电站,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的“打捆”送出。图为柯拉光伏电站场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配电箱。(图片来源:中新社)

该项目首次将全球“水光互补”项目规模提升至百万千瓦级,对服务中国“双碳”目标,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助力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