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秋狸报道】“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枸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而“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出产的枸杞则占据着者行业领军地位。近日,来自16国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走入中宁,探索中宁枸杞如何从田间走向世界。图为23日,媒体代表在枸杞种植基地与枸杞树合影。(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秋狸摄)

中宁县地处黄河与清水河交汇区域,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和水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以及从近600年栽培经验总结出的成熟种植体系,共同造就了中宁枸杞的独特品质。图为枸杞树上挂满了鲜嫩饱满的红果枸杞。

6月23日,海外华文媒体一行走进了中宁县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这家枸杞种植研发企业不但努力培育新品种,还不忘收集保护古老优质的枸杞基因。据了解,基地内最古老的一棵枸杞树已有158岁高龄,可追溯到清朝时期。图为一颗106岁的枸杞树。

据宁夏杞鑫种业有限公司郝爱华介绍,该公司优选培育出别具特色的“七彩枸杞”,颜色分别为红、黄、紫、黑、白、棕和橘色。丰富宁夏枸杞品类,增强枸杞药食两用的同时,开发枸杞的观赏性价值。此外,郝爱华还透露,公司目前又已成功选育出两种颜色的枸杞。图为各色枸杞品种展示。

枸杞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采摘时期需要大量人手。基地负责人王学军说,公司建立的合作社已与附近600余农户签约,让他们能够不出远门、照顾自家田地的情况下在基地帮忙,多一份收入。企业还成立了一个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对全国购买了种苗的种植户提供全程免费的技术服务。图为农民在地里劳作。

“以前这些(枸杞)都到处长,没人管。”正在修剪枸杞新苗的农民贺晓艳说,她在这里帮忙种枸杞每月能多4000元(人民币,下同)收入。据了解,非枸杞采摘季时,与基地签约的农民每日能挣120元-170元,采摘季时每日的收入基本都超过200元。

目前,借助电子商务,中宁枸杞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5000余吨。田间地头小红果“走出去”的背后离不开现代技术的助力与包装。中宁县多家龙头企业不仅拥有现代枸杞种植基地,还有精深加工车间、仓储中心、枸杞研发中心等,产业链布局十分完善。图为宁夏全通枸杞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截至2023年,中宁全县枸杞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超192亿元。图为中宁县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

目前,中宁县把中宁枸杞品牌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努力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助推中宁枸杞“走向世界”。图为第6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无人机灯光秀表演。

目前,中宁全县枸杞产业从业人员10万人,仅枸杞采摘就能带动6万农民增收。此外,中宁县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以上,枸杞主产区乡镇及专业村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图为22日,中宁民众参与第6届枸杞产业博览会下设项目“枸杞之夜·魅力杞乡”演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