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九天编译】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验证国家统计数据,中国新生儿的期望寿命约为78.2年,而美国婴儿的期望寿命为76.4岁。法媒表示这个信息令人惊讶,并对此做出分析解释。
法国媒体指出,自中国1959到1961年发生大饥荒造成数千万人死亡以来,中国人口数量首次略低于前一年。国家统计局去年冬天承认,到2022年,中国人口将减少85万,至14.12亿。
与此同时,印度的人口数量领先于中国。联合国人口部门估计,这两个亚洲大国人口发展曲线交叉发生在今年春天,但是确切日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球上两个最大的经济强国的人口发展曲线也在同时发生了交叉。现在,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高于美国。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验证国家统计数据,中国新生儿的期望寿命约为78.2年,而美国婴儿的期望寿命为76.4岁。
法媒指出,上述结果令人惊讶。难道人类的长寿不是物质繁荣的美好结果吗?物质的繁荣保障了医学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
然而,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仍然是中国的三倍半,分别为人均69.416美元和18.985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换算年收入和货币)。那么经济和健康进步的良性循环会被打破吗?
中国人卫生条件大赶超
法媒分析了美国人均寿命经年递减之后指出,去年夏天,中国英文日报《环球时报》冷静地指出,“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比美国人要长。”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翻了一番。当时不足35岁,还不到美国人的一半。世界银行认为中国人均寿命发生惊人的逆转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使7.5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中美两国现在在医疗健康方面大致处于平等地位。婴儿死亡率(1岁之前)相同,为每1000人中5名儿童(欧洲为每1000人中3名儿童)。
法媒回顾中国政府2018年曾计划在2027年超过美国人均寿命,但是遭遇了类似日本和韩国的出生率下降的问题。1979年至2015年奉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终止。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0月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承诺“采取政策提高生育率”,希望鼓励三孩家庭。
尽管如此,出生率继续大幅下降,2016年新生儿人数是1800万,2022年落至960万。生育率已降至每名育龄妇女生育1.2个孩子(美国为1.7个)。
中国政府预测,就业年龄人口(15-59岁)已经在下降,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时占总人口的69.2%,2020年为64.2%,到2050年为49.7%。中共在上届代表大会上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考虑提高退休年龄。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女性55岁,男性60岁”。退休年龄是在1960年设定的,现在需要与时俱进作出调整了。
(编辑:夏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