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老厂房焕发年轻态 承载历史面向“新生”

【欧洲时报网】一座老厂房,就是一座城市奋斗记忆的博物馆。这些遗留在城市中的时代建筑,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如何让这道风景,更好地“活”在时光里?

近年来,多地采取措施,或修复,或改造,让老厂房重焕活力,承载艺术、体育、文化、娱乐等多重业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城市文化活力,助力城市更新,让市民可以在园区工业遗存中感受城市历史。

近日,由原郑州油脂化学厂改造的油化厂创意园吸引不少游客参观游览。郑州油脂化学厂建于1952年,2006年停产。厂区红砖墙的苏式建筑主体结构完好,是郑州市内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老厂房。图为5月28日,游客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内参观游玩。(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28日,游客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内参观游玩。(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28日,游客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内参观游玩。(图片来源:新华社)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老旧厂房的主要聚集区和保护利用先行区。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等方式,转型升级百余家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存量空间的利用效率,形成了798艺术区、751时尚设计广场、郎园文创园区等品牌文创产业聚集区,让这些老工厂区域焕发了新生机。图为4月12日拍摄的利用老旧厂区改造的朗园文创园区。(图片来源:新华社)

4月12日拍摄的利用北京市朝阳区老旧厂区改造的朗园文创园区。(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武汉江岸区青岛路,英式红砖老厂房伫立街头,吸引大量游客在此摄影采风、参观打卡,领略老建筑风采,探寻城市历史印记。图为志愿讲解员带领游客开启汉口历史风貌区的“走读之旅”。(图片来源:中新网)

将历史建筑植入新功能,融入城市更新中,推动工业文化保护与传承,这是武汉汉口历史风貌区的一个缩影。于1915年建成的咸安坊,是汉口有代表性的高级里份住宅区,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目前,咸安坊已完成保护修缮工作,正全面招商。图为游客在咸安坊内打卡拍照。(图片来源:中新网)

位于“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的陶溪川文创街区,是以景德镇市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在保护利用陶瓷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活力再造、结构改造、环境营造,打造传统+时尚+艺术+高科技的城市文创街区,并先后被列入文旅部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国科协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等。图为陶溪川文创街区的一家文艺书店。(图片来源:中新网)

5月10日,夜色下的陶溪川文创街区格外柔美,一些游客漫步在街区内游玩参观。(图片来源:中新网)

位于江西南昌青山湖区的520park文创公园,由“南昌搪瓷厂”旧厂房改造升级而成,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是时尚潮流和地域文化和谐相融的城市新IP。图为520park文创公园水晶教堂。(图片来源:中新网)

江西南昌青山湖区的520park文创公园,随处可见的“浪漫”元素格外引人注目,婚恋产业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让老厂房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图为520park文创公园钟楼。(图片来源:中新网)

昔日工业重地老厂房,化身杭州新潮时尚地标。杭州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拍下了杭氧老厂房4处地块,按照“修旧如旧”“应保尽保”的原则,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在最大限度地还原老厂房原有风貌的同时,对老厂房进行空间重塑和功能再造,给传统的工业遗存赋予了“博览之星”的新内涵。图为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图片来源:人民网发/文晖街道供图)

(编辑:南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