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日美将加强下一代半导体开发合作 中方:密切关注有关动向

【欧洲时报网】针对日美日前发表联合声明称同意加强下一代半导体开发合作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中方:对半导体等产业合作人为设置障碍,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最大的风险

综合中新社、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人为干扰市场行为,将正常的经贸活动政治化,对半导体等产业合作人为设置障碍,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最大的风险。

当天有记者提问,27日,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在美国举行,国际供应链协议谈判已基本结束。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我们一贯认为亚太经济的成功得益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无论以什么名义搞区域合作,都应当坚持开放包容,而不是歧视或者排他。”毛宁说,全球产供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的结果。人为干扰市场行为,将正常的经贸活动政治化,对半导体等产业合作人为设置障碍,才是影响供应链稳定最大的风险。

此外,针对美日半导体合作,毛宁表示,中方一贯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应该针对第三方。“我们反对搞‘小圈子’,反对歧视性、排他性的合作,认为不应为维护霸权私利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中国对日本执意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等提出严正交涉

另据中国商务部29日消息,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举行会谈,就日方执意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七国集团广岛峰会抹黑攻击中国等提出严正交涉。

王文涛在美国底特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届贸易部长会议期间指出,日方罔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业界意见呼声,执意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严重破坏产业发展基础。中方对此强烈不满,敦促日方纠正错误做法,切实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他表示,七国集团在联合声明中操弄涉华议题,出台影射中国的所谓经济安全文件,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希望日方端正对华认知,真正以建设性姿态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王文涛称,中方愿与日方一道,推动经贸重点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双方同意就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加强对话与交流。

日本限制半导体出口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香港中通社报道,据悉,日本政府近日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出口限制措施,这意味着在严格限制对中国出口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的政策上,日本将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

日本早在3月已宣布,将对用于包括清洗、沉积、微影、蚀刻和测试等工序的23种技术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制造商要把设备出口到任何地区,都必须先申请许可。日本政府最新公布出台措施,确定7月23日正式实施。

日本未指明管制是针对中国,并声称此举是改善监督、避免技术可能流向军事用途,但外界解读为日本跟进美国加强限制中国取得关键半导体制造术的行动。

限制措施对中国会带来多大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春生表示,短期而言,这对中国相关产业肯定带来一定影响。

刘春生表示,芯片制造牵涉到的产业链非常广泛,日本在芯片制造设备和原料等方面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从限制措施的清单可见,针对的就是先进制程的部分,这对中国的相关产业带来一定影响。

但刘春生指出,为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封锁,中国早有准备,过去几年加大投资发展高科技,因此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从芯片的各个环节来说,在过去几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在刘春生看来,长远而言,日本此举在客观上必然会加速中国相关领域国产化的进程,以及更多的依靠自我创新、自我市场,全力填补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因此,他很有信心中国一定能够应对这些挑战。

事实上,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上,日本的份额已从过去的50%降到了10%以下,影响力大不如前。为何日本仍然要采取出口限制措施?

刘春生认为,日本之所以这样做,最主要是响应美国的要求。从去年10月起,美国已开始拉拢日本和荷兰等国,要求他们不得对中国出售一些关键技术的设备、原配件和原材料等。这在中美竞争之下,科技竞争尤其关键,所以日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响应美国的要求。

刘春生表示,日本之所以不惜代价追随美国的脚步,也跟满足自己在地缘政治上的需要有关。从日本的角度,此举能够在科技和经济两个层面达到抑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盘算著国内的大选,这是赢得选票的一大砝码。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