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近年来,多地中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将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引进校园。包括剪纸艺术、传统服饰设计、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中华戏曲等,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推动非遗的传承,助力“双减”。
5月15日,青岛市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柳腔剧社团的学生在排练中。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积极推动传统戏曲进校园,通过设立兴趣班、开设“第二课堂”等形式,邀请专业老师教授学生戏曲知识,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图片来源:新华网)
5月15日,青岛市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柳腔剧社团的学生在排练中。(图片来源:新华网)
5月15日,在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学生在传统服饰设计课上展示作品。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联合专业机构设计了丰富的非遗文化课后服务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15日,在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学生在剪纸艺术课上展示作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15日,在长沙市天心区红卫小学,学生在景泰蓝掐丝珐琅画课上体验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制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15日,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第六届“中轴线上的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举行。(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5月15日,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第六届“中轴线上的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举行。(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永新中学,学生在操场上练习舞龙。当地将永新盾牌舞、庄堂习武、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活动中,打造特色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图片来源:人民网)
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永新中学,学生在学习制作花灯。(图片来源:人民网)
5月13日,由汝城县文化馆、汝城县土桥镇土桥小学举办的“非遗进校园——传统宗祠营造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在汝城县土桥小学举行。该校的6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图片来源:红网)
连日来,湖南省靖州县土桥小学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成果展。图为苗族大鼓表演。(图片来源:红网)
(编辑:南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