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用人民币结算采购交易 法国成欧洲“第一国”

【欧洲时报网】中国海油与法国道达尔能源于3月28日完成一笔液化天然气(LNG)交易。关键不在于这6.5万吨的交易量,而在与这是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

条件成熟 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迈出实质性一步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新民晚报》微信公众号“海上客”、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这单交易标志着中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甚至,德国《商报》的报道如此写道:“法国成为第一个签署允许以中国货币人民币支付而非美元或欧元贸易协议的欧洲国家。”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进口天然气超过1亿吨,其中,LNG进口量为6344万吨。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接受程度的提高,油气贸易双方尝试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条件日趋成熟。

中国海油副总经理俞进表示,此次推动国际LNG采购以人民币结算,是中国海油对促进能源贸易全球化发展、打造LNG交易多元化生态的有益实践。中国海油将继续创新国际LNG贸易商务模式,助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良性互动。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陈国忠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手中国海油开展国际LNG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对接,以及国内外两种资源高效循环。

取代欧元 人民币成巴西外汇储备第二重要货币

不仅如此,人民币近日在海外迎来了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当地时间3月31日,巴西央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了巴西外汇储备中第二重要的货币。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巴西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正在不断加深。

截至2022年年底,人民币占到了巴西外汇储备总量的5.37%,超过了欧元所占的4.74%,美元以80.42%的占比继续处于主导地位。

而就在29日,福克斯商业频道报道,巴西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

报道称,这项协议让中国与巴西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和金融交易,用人民币兑换雷亚尔,反之亦然,而不是通过美元。

巴西贸易和投资促进局(ApexBrasil)表示:“预计这将降低成本,同时促进更大的双边贸易,并为投资提供便利。”

2023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

减少依赖 多国推动本币结算

在国际贸易中,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做法已经不是新鲜事,人民币的海外朋友圈正在不断壮大。

比如,一些东盟国家也开始商讨放弃美元结算,转而使用本地区货币结算。

据“东盟简报”网站(ASEAN Briefing)29日消息,3月28日,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开幕。会议的首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

会议讨论了通过本币交易(LCT)计划减少对主要货币依赖的努力,这是之前已经开始在东盟成员国之间实施的LCS计划的延伸。这意味着东盟跨境数字支付系统将进一步扩大,并允许东盟国家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月18日报道,俄罗斯外长表示,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约有一半用两国本币结算,而且这一比例还在迅速上升。

伊拉克中央银行2023年2月公布最新改善外汇储备措施,其中包括允许以人民币直接结算该国对华贸易。

伊朗、阿联酋、沙特、印度、新加坡、委内瑞拉、土耳其、印尼……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正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

专家:人民币海外影响力、接受度增强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表示,本币结算有利于减少金融波动的影响,为双方提供稳定的贸易环境和市场预期,同时也说明人民币的海外影响力在增强。

此外,周密强调,本币交易渐成趋势,更多国家考虑在国际贸易中不单纯依赖美元,而是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增加选择其他货币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民币的海外影响力在增强,接受度也在增强。

(编辑:夏莹)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