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两会观察】秦刚两会“首秀”:新外长展示新风格

【欧洲时报特派记者秋狸3月7日报道】若论中国两会期间哪场会议最吸引世界目光,被誉为“世界了解中国窗口”的外长记者会绝对名列前茅。今年,刚刚履新三个多月的中国外交部长秦刚这场两会“首秀”,更是吸引了多家主流外媒的关注。半岛电视台、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网站(CNBC)等媒体均强调了这是秦刚首次以外长身份出席两会,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则关注秦刚将展现出何种外交风格。

北京时间3月7日上午10时,随着秦刚步入会场,这场备受关注的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如期开启。会场内不仅座无虚席,还有许多记者在周边旁听。有些人提前3、4个小时就来“占位”,足见这场记者会的吸引力。而在这些记者中,接近一半都是外国记者,这也一道独特风景。

在担任外交部长之前,秦刚是第11任中国驻美大使。尽管此次是他首次以外长身份出席两会记者会,但他对两会并不陌生。2014年,作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曾分别陪同总理、时任外长出席当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而在他逾30年的外交生涯中,先后两度出任外交部发言人,前后长达8年之久。可以说,他有着丰富的与国际媒体打交道的经验。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会中,秦刚马不停蹄回答了14个涉及中国外交政策、双边关系、地区热点等问题,全程直视台下记者,脱稿回应,语气不疾不徐。这位被美媒评价为“风度翩翩”的新任外长准备充分,在回答有关台湾的问题时,他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引用了序言中的话作答。记者会结束后,他也不忘提前送出妇女节祝福,祝所有女代表、女委员、女记者,以及女性同胞节日快乐。

被中国媒体形容为“刚猛睿智”的秦刚也在此次记者会上展现出了他的答问风格。他多次引用古语: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道私者乱,道法者治”讲全球治理,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回应“战狼外交”争议;他擅用幽默的比喻,将中美关系比为两位运动员在场上赛跑,呼吁美国“不要总想着如何绊倒对方,甚至想让对方参加残奥会”;他也常用接地气的口语化表达,比如,要和日方一些领导人“掰扯掰扯”秩序问题,说中国外交的目标是“朋友圈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当被问及稳健的中美关系是否有可能时,他回答:“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办不到!”。

此前任驻美大使期间,秦刚以频繁在主流美媒、诸多场合发声而著名。新加坡《联合早报》有驻美记者观察指出,2021年7月赴美履职的秦刚经历了好几波新冠疫情,这期间中美关系也一度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工作并不好开展。而他却成功打开局面,不仅多次通过美媒发声,还走遍美国22个州,出席了上千场活动。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秦刚也在给青年人的寄语中提到了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他说,当今中国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希望青年“平视这个世界”,与世界平等地对话,拿出中国青年的视角,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秦刚曾三次派驻英国,这在外交部中也属罕见,他也曾发出“外交官被派到英国工作,就是中了头彩。我能三次来到英国,我很幸运”的感叹。他在此次记者会上也对中欧关系做出表态。“中欧是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秦刚说,“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我们希望欧洲经历了乌克兰战火的磨难,痛定思痛,真正实现战略自主、长治久安。”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