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强劲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

【欧洲时报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2年中国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报道,辛国斌表示,自2012年中国出台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7%,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达到了1596万辆。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引导力量。

作为风口行业,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工信部综合前期调研因素和1、2月份的产销情况研判,认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生产和销售将实现稳定增长。

中国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补充表示,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发展幅度“还是可观的”。

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已不可阻挡

据英国艾尔西汽车市场咨询公司和“电动汽车数据”网站初步统计,2022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80万辆,同比增长68%,新车销量占比首次达到10%。《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在全球新车销量同比下滑1%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强劲增长。标普全球旗下汽车行业研究机构认为,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已不可阻挡。

中国和欧洲成为推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25.6%,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2022年,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上涨29%,至158万辆。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18%、17%和14%。在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2022年电动汽车产量占新车产量的比例达到25%,新注册登记汽车超过30%为电动汽车。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发展也在提速。去年美国新车销量下降8%,但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66%,占新车总销量的5.8%。韩国国土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去年电动汽车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72.7%。巴西和智利去年电动汽车新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1%和106%。

尽管面临全球宏观经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相关研究机构仍普遍认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1360万辆,其中约75%为纯电动汽车。到今年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40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的3%左右,较2020年的1%有明显提高。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0%以上,多个市场对充电设施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当前,不少国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亟须改善。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所需充电量将占电力总需求的4%,电力供应也将面临考验。

国际能源署建议,各国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速发展重型电动汽车,加快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汽车电动化步伐,增加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电动汽车供应链。

新能源汽车能否取代燃油车?

原材料降价、“价格战”加剧,会不会让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这意味着每卖出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很有可能超过30%,达到900万辆。近三分之一的新车或将是新能源汽车。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看来,2023年,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的总量已经相当大,所以近年增长率会有所下降。同时,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的占比会上升,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电池装载量和总需求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锂电需求紧张的局面会大幅缓解。

“长期来看,全球锂资源储量充足且可开采量持续增加,电池材料回收产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据欧阳明高预计,锂价2023年下半年会进一步回归到每吨35万元-40万元的理性水平,今后比较合理的价格平衡点可能在20万元左右。

目前,已经有紧凑级新能源汽车售价下探至燃油车区间,至10万元以下。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锂价进一步下探,新能源汽车或直接与燃油车展开“价格战”。

苗圩认为,新能源汽车正在快速取代传统燃油车,二者之间形成了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从整体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真正过剩的是燃油车的产能。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