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考古基本确认陕西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的“豳师”密切相关

【欧洲时报网】2月15日,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消息,考古人员在西头遗址发现西周时期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地。结合文献记载和地理位置,基本确认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之地的“豳师”密切相关。

2022年6月18日拍摄的西头遗址斜圳地点发掘全景。(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2018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的西头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现西周、汉唐等各时期遗存,共发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40余个,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2022年8月11日拍摄的出土铜甲片。(图片来源:中新社)

经过考古工作,确认西头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其中以商周时期遗存为主体,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之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西头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豆海锋介绍,历史文献记载周人先祖“国于豳”,汉唐时期文献记载有“豳城”,要判断“豳”的位置,城是必要条件。考古发现的西头城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是目前泾河中下游地区唯一的西周城址,城墙宽8米至11米,城墙外有护城壕,壕外有道路。目前城内发现有建筑基址、冶铜遗存、储水遗存、储粮遗存等,说明该城功能齐备,城内人口密集。

2020年11月3日拍摄的马坑。(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网报道,西头遗址还发现了大型高等级墓地,据考古勘探判断,西头遗址墓葬数量超过1000座以上,发现了10多座诸侯级别的大型墓葬。特别是部分墓葬发现成排殉人,其中一座殉葬43人,是西周墓葬殉人数量最多的。

2022年10月20日拍摄的出土漆盘。(图片来源:中新社)

“墓葬随葬兵器数量多、等级高、延续时间长,至少是西周时期诸侯等级的。但文献记载同时期周王室在该地区没有分封诸侯,所以根据墓内的大量兵器和墓葬等级来看,西头遗址应与守护王畿之地的军队有关。”豆海锋表示,这种军队由高等级贵族来统帅,维护区域安全。

据悉,虽基本确认“豳师”与西头遗址密切相关,但这主要是西周时期的“豳”,西周之前的“豳”目前还不能确认,需通过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来证实。

西头遗址上庙墓地发掘场景。(图片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新京报》报道,在上庙地点发现大量墓葬,通过出土遗物判断,上庙墓地墓葬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商末周初和西周早期。

西头遗址南城墙东段基槽剖面。(图片来源: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西头遗址围沟墓地的发现为探索商周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M90墓道所见大量殉人的发现,为商末周初人群迁徙及周王室对泾河流域的控制方式等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考古学材料。

M90墓道内发现排列有序殉人38具,墓室西侧二层台发现5具殉人。(图片来源:西安华商网)

考古专家介绍,西头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为西头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布局、人群构成及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学材料,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寻找文献所载“豳”与“京师”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M90盗扰后墓室残留的部分遗物。(图片来源:西安华商网)

(编辑:彦宁)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