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1月30日,作为春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高开后,盘中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沪指涨0.14%报3269.32点;深成指涨0.98%报12097.76点;创业板指涨1.08%报2613.89点。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621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大幅净买入186.14亿元。盘面上,汽车类、航空、元器件、软件服务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
教育和航天航空板块表现亮眼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央视新闻、央广网报道,在农历兔年的首个交易日,中国A股飘红收官,主要股指悉数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上证指数报3269点,涨幅为0.14%,成交4532亿元(人民币,下同);深证成指报12097点,涨幅为0.98%,成交6089亿元;创业板指报2613点,涨1.08%。
当天A股大多数板块上涨。其中,教育、航天航空等板块表现亮眼,分别上涨4.72%和4.1%,涨幅居前。
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正阳表示,当天A股取得“开门红”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包括电影、旅游、餐饮等消费行业强劲复苏,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此外,春节期间境外股市多数表现强势,相关中国资产亦表现亮眼,A股节后存在补涨动能。
据媒体统计,恒生科技指数虽然在春节期间仅交易两天,但大涨逾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春节期间上涨逾4%。此外,在春节假期正常交易的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其主力连续合约在1月23日至1月27日走出了5连阳的强劲走势,累计上涨近3%。
高盛:春节数据预示中国经济复苏
高盛表示,其研究团队发布的最新中国市场研究判断认为,春节数据预示中国经济复苏,股市反弹行情有望延续。
从宏观层面看,高盛报告认为,春节期间中国旅游及出行数据表明,目前暂时低迷的旅游相关行业正迎来稳步复苏,高盛重申近期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由去年11月的4.5%上调至5.5%的预判。数据显示短途自驾出行已显著恢复,但长途客运仍与疫情前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目前其他行业的经济复苏力度尚待观察。
股票市场方面,明晟(MSCI)中国指数在春节假期的两个交易日内上涨3%。2023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已反弹高达18%,沪深300指数已上涨8%,春节后中国股市的反弹势头或将延续。
高盛研究团队认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对国内及海外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显著,因此持续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近期房地产市场、互联网和民营企业行业监管等多个关键领域政策出台,均明显支持增长前景。
高盛股票策略团队称,离岸中概股过去三个月跑赢A股24%,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最大差距,但综合考虑A股市场的规模、流动性、分散性、政策环境和超额收益潜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仍维持对A股的战略乐观和偏好。
业内:预计2023年中国资产领涨全球
春节前,A股市场获外资持续大幅加仓。春节前一周,北向资金合计大幅净流入485.17亿元。2023年1月份的14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有13个交易日净流入,1月份累计净买入金额高达1125.29亿元,超过2022年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额(900.20亿元),创下历史当月最大净买入金额。
财信证券指出,从历史来看,北向资金行为与A股指数涨跌幅走势高度相关,外资持续大幅流入,说明当下A股情绪已明显回暖。
财信证券预计,节后A股将强势补涨。春节期间,国内消费呈现强势复苏迹象,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春节档期总票房67.24亿,位列中国春节档票房榜历史第二位,共2部电影票房破20亿。消费复苏,预示着中国经济存在较大韧性。2023年中国将处于加杠杆周期,叠加中国疫情防控优化、地产融资政策效果显现,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领先全球复苏,中国资产也将领涨全球。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一月份外资资金大幅净流入,外资作为市场先知先觉的资金,大幅流入背后,一方面是看好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是看好今年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预期。
他认为,港股、美股春节长假期间走势持续回暖,恒生科技指数反弹力度较大,给节后A股开门红走势带来积极影响,节后A股大概率实现“开门红”。
郭施亮还表示,兔年A股整体走势取决于全年经济数据的表现和全年货币政策环境。“整体而言,兔年A股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