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寅虎辞旧岁,卯兔报春来。新岁伊始,中国文旅产业暖意渐浓,“供需两旺”的市场催生出不少文旅消费新模式与新场景。吃过除夕年夜饭、看过央视春晚大戏,逛景区、赏美景、品民俗成为不少民众欢度春节的首选,新年文化市场展现出了新气象。
“文物上的小兔子治愈烦恼”
综合中新社、新华网、央视新闻报道,到博物馆过“文化年”正成为“新年俗”。兔年新春,中国多地博物馆推出多项重磅展览和特色活动,让民众在文化盛宴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焚香点茶、观快闪话剧、做瑞兔花灯……对于成都市民严喻锦而言,在四川博物院的新春雅集沉浸式体验宋代“至简至美”的生活美学与现代潮流的碰撞,是他送给自己的癸卯兔年新春大礼。“看到文物上可爱的小兔子,感觉一切烦恼都被治愈了。”
四川博物院贺岁展“吉祥兔宝——癸卯兔年生肖主题文物展”一经推出,便大排长龙。该展不仅展出东汉西王母玉兔捣药画像砖、唐月宫玉兔双雀衔授纹铜镜、五代后蜀王建兔钮谥宝等多件兔文化主题文物,还特别设置5个互动展区,不识字的孩童也能通过趣味活动了解十二生肖。
“我们为了这次展览专门设计代言人‘兔宝团团’,用‘新国潮’的卡通形象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四川博物院策展人魏子淇说,通过国潮、科技等对文物的加持,橱窗里沉睡的文物逐渐“活起来”。
年俗更替,但年味不减。大年初一(1月22日)上午9时许,上海博物馆迎来了癸卯兔年首批观众,争相围观此处的“文物兔”们沾沾喜气。西周的兔尊、双兔车衡饰,唐代的白釉兔,南宋的青玉兔镇纸,元代的水晶兔,清代的玉兔支神……7件造型丰富的兔形象文物历经千百年后相聚于此,展现了中国古人对兔子长久的观察与喜爱。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兔子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繁衍不息、福寿康宁的美好寓意。希望这些惟妙惟肖的“兔精灵”能够为观众带来新年的跃动之喜。
尽管天气严寒,成都博物馆文创区福字拓印、DIY花灯、幸福陀螺制作等自制国潮迎新活动却热火朝天。不少观众热衷于“请福回家”,只见他们将方方正正的红纸平铺在刻有福字的拓板上,用拓包轻轻按压后缓慢揭开,一幅喜气洋洋的福字制作完成。
“亲自动手拓印福字,可以增加小朋友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带着孩子前来拓福的成都市民刘洁说。
除了馆内“晒宝”、文创国潮,今年春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还把“展览”搬至户外,用科技与考古跨界,演绎“国潮”新风尚。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化身“科技怪咖”,世界各地的太阳崇拜灯组集体亮相,用跨度超过40米的“古蜀生活”灯组再现古人制铜、制金、制玉场景……
“前几年春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倾向于传统民俗表达,但今年春节我们特意融入国潮元素,为汉服爱好者特设打卡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人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各式兔形象受民众追捧
上海的兔年新春,年味里满是“跃动之喜”,兔文化、兔经济走俏申城。
欢天喜地过大年的“中国节日兔”,幽默风趣的“海外漫画兔”,放飞想象力的“新锐设计兔”……作为申城新晋网红打卡地,上海图书馆东馆正举办一场别具一格、规模宏大的“兔——生肖艺术大展”。新春首日,留沪读者乐此不疲地探索着散落于不同区域的300多只“古今中外兔”。
兔兔们的创作者,既有德高望重的画家、个性不羁的潮流艺术家,也有艺术院校师生以及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宣传推广部主任李颖表示,已有不少读者专程到此看展,也有创作者前来寻找自己入选的兔兔。“目前看来,大家对春节期间有这样一个兔形象艺术大展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兔子比较可爱,小朋友们从小阅读的绘本里就有很多兔子的形象。”
傍晚时分,“潮兔春禧”新春灯会在“今潮8弄”的百年弄堂里亮灯了。手捧柿子与橘子的“拜年兔”,怀揣宝箱的“红包兔”,加持36条锦鲤好运的“飞越兔”……78只绚丽多姿的“潮兔”出没于纵横交错的8条弄堂间,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与好友同行赏灯的“95后”赵先生,双肩包上挂着迪士尼人气角色“星黛露”(一只紫色的兔子)的毛绒玩具钥匙圈。他说,今年星黛露过上了“本命年”,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社交平台上,粉丝们晒出线上线下新购买的周边产品,并表示“兔年要和露露一起大展宏‘兔’”。
星黛露的火热并非个例,“兔经济”在中国兔年市场如火如荼。故宫博物院等文化单位相继推出结合兔元素的文创年货;国风爱好者们换上了绣有可爱兔子的拜年汉服……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指出,“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从古至今被认为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瑞兽。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和“兔”有了关联,即便是不属兔的孩子,往往也要戴兔帽、穿兔鞋。步入兔年,人们总祈求“瑞兔呈祥”,祈求瑞兔对人间好一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法国夫妇:中国的年味也在酒香里
游古镇、品黄酒、赏花灯、写春联……来自法国的吉恩·盖伊和妻子瓦莲蒂娜没想到,“中国年”如此热闹、有趣、有文化。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中国年”。以前,夫妇俩就常常“打卡”中国景点,两人2022年正式定居浙江绍兴,开启了在中国的浪漫生活。
夜幕降临,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在灯光照射下格外绚丽。“音乐、灯光,还有舞龙舞狮表演,我完全沉浸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瓦莲蒂娜说,“中国人过年的气氛是欢乐的、喜庆的、趣味的,节日氛围非常浓,我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春节期间,在绍兴古城、柯桥古镇能看见不少“洋面孔”,他们大多在此安居乐业。在瓦莲蒂娜看来,柯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吸引了大量国际友人到这里创业,“城市里的跨文化氛围很浓”。
不论是中国春节,还是法国新年,“把酒言欢”是民众的普遍习俗。在夫妇俩看来,中国的年味也在酒香里。
“入乡随俗,这几天,我们和朋友一起品尝了好几款黄酒。”沉浸式体验“中国年”后,吉恩·盖伊感受到,黄酒和葡萄酒一样,都是聚会聚餐的必备品。
吉恩·盖伊认为,“从工艺看,绍兴黄酒完全可以与葡萄酒庄里的鲜酿葡萄酒相媲美。”
(编辑:李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