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中国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兽跨坑拼对成功,穿越数千年时光再度“合体”。
博物馆展示研究性复原的1986年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坛。(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记者2023年1月1日晚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两件文物均在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祭祀坑发掘期间出土。其中,顶尊跪坐人像造型奇特,一度引发广泛关注。该件文物人像呈跪坐状态,双手交叉合拢,似持有物品在手,又像是在行礼,头上则顶着一个有龙形饰件的青铜尊,通高达1.15米。这件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属首次发现。
青铜神兽长达1米多,重量近300斤,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最大神兽。神兽大头、细腰,四蹄带有纹饰,被认为是多种动物形象杂糅后得到的形象。
资料图为8号“祭祀坑”青铜神兽。(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报道,据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顶尊跪坐人像从3号坑出土时,考古人员发现其膝盖和双脚的底部有类似于榫卯的卡口,推测下面应该还有与其相连的部件。待8号坑神兽被发现后,考古人员在其背部发现两个支棱起来的椎体,两者尺寸看上去相差无几。此后,文保人员对两件器物进行三维扫描,在电脑上进行拼对,果然让两件文物成功“合体”。
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拼对,是三星堆祭祀区此次考古的一个创新。冉宏林表示,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目前还没来得及修复,文物本体十分脆弱。三维模型拼对可以保证数据精准,还能随意变换移位且不损害文物。
3号坑顶尊跪坐人像。(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新华网报道,此次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跨坑”成功拼对,说明3号“祭祀坑”和8号“祭祀坑”形成年代大体一致。神兽是大地的代表,人是祭祀者,人顶尊代表着祭祀者对神和祖先祭祀的诚意。神兽顶人、人顶尊形象在三星堆的反复出现,再现了三星堆古蜀祭祀场景,反映了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对世间万物、天地宇宙的认识,同时也体现出中原文化和古蜀文化因素的融合。
资料图为8号“祭祀坑”出土的神兽。(图片来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新华网图)
中新网报道,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谢振斌透露,虽已发布了两件器物“合体”的三维影像,但这两件文物目前只完成了清理工作,还未正式进行修复。“因为将来可能还有其他的东西能与之组合在一起,要等出土器物清理工作结束后,看同一个坑内的文物是否能够进行拼对,再看能否进行跨坑拼对和修复工作。”
资料图为3号“祭祀坑”铜顶尊跪坐人像。(图片来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新华网图)
(编辑:彦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