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特色农产富农家 中国南方多地冬日迎丰收

【欧洲时报网】在中国南方多地近期迎来农产丰收,金黄的沙田柚、佛手,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各地以推动产业兴旺来带动乡村振兴。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沙田柚迎来丰收。当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图片来源: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综编自新华社)

11月28日,在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赤源村柚子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柚子。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种植的500亩西红花迎来丰收,村民忙着采摘、抽丝、烘烤、包装。近年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林下套种中药材,采取“东西部协作+村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在黄桃种植基地套种西红花,实现了一地多产,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图为11月28日,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混寨村,村民在采摘西红花。

村民在烘烤西红花花丝。

初冬时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迎来玉米收获季,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晾晒玉米。近年来,南靖县梅林镇发挥地理优势,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图为11月29日,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村民在土楼里晾晒玉米。

11月29日在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拍摄的挂满玉米的土楼。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现有佛手种植面积3000多亩,从2022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北山口村佛手产业正发生着多重转变。佛手销售从卖黄果转变为开始销售青果;销售渠道从路边摊变为线上电商、直播销售;产业结构从发展单一的佛手种植变为文旅融合。图为11月29日,在赤松镇北山口村的俊皓家庭农场,种植户杜娟俏展示两个用于电商销售的精品佛手。今年她种植的佛手预计销售额可以达9万元。

此外,佛手果酱、佛手茶以及佛手茶歇点心等衍生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传统佛手产业的转型升级让村民们的收入不断增加,佛手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图为11月28日,在赤松镇北山口村,种植户邢小兵直播销售佛手。

连日来,在四川雅安市汉源县宜东镇大安村,柿子树上尽是红红的果实,如同一盏盏红灯笼挂满枝头,当地村民们都忙着采摘,到处呈现初冬时节慢慢的仪“柿”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乡村丰收美景。(图片来源:中新网)

据悉,大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柿子,共有2000余株柿子树,年产量达20余万斤。进入冬季,制作柿饼也别有一番趣味,采摘、清洗、晾晒,大约一个多月,待柿子表面形成一层白霜,底色红亮、软糯黏润的柿饼便做好了。(图片来源:中新网)

(编辑:青川)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