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戴胜编译】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巴厘岛举行会晤,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事实上,意大利正在寻求建立对华关系新道路。同时,此次会晤也被认为是对当前发展并不太顺利的中欧关系的一次探索。
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报道,眼下这一时期并不轻松:俄乌冲突爆发后需要强有力的对话者;而梅洛尼的对华立场也与孔特首度出任总理时的“黄绿政府”有所不同,后者是唯一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西方大国政府。
中国随时准备与意大利开展贸易活动,但需要权衡的事项也有不少,例如梅洛尼如何处理与达赖喇嘛等的敏感关系。此外,美国对华经济脱钩的战略也正使得世界两大经济体开始逐步分离。
那么,中意贸易方面情况究竟如何呢?文章援引中国商务部数据称,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对意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有所增加;同时,今年前三季度中意贸易额已达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8月正是俄乌战争和能源危机爆发的复杂时期。
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进口意大利产品的数额也相当可观。无疑,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可谓非常密切,可即使如此,常年作为中国在欧洲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华行程也并非没有受到非议。当然,潜在议题仍是国家安全问题,因此“恶意收购”(过去两年意大利已就中国对意投资使用了5次“黄金权力”法案)、技术基础设施渗透和5G技术运用等问题始终备受关注。
无论如何,中意间仍已达成许多协议和投资。国家电网公司(SGCC)是中国国有电力服务巨头,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它拥有意大利存贷款公司(Cdp)旗下Cdp Reti公司35%的股份。Cdp Reti公司持有意大利国家输气网公司(SNAM)、配气网公司(ITALGAS)和国家输电网公司(TERNA)股份,以支持意天然气和电力行业战略基础设施的发展。
在港口方面,从2016年起,中国就在意大利瓦多利古雷港开展业务。中远海运(Cosco)收购了瓦多利古雷港40%的股权,总价为5300万欧元;青岛港集团则收购了其9.9%的股份,总价值1550万欧元。此外,中国石化(ChemChina)还是倍耐力(Pirelli)的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6日,中意两国领导人在巴厘岛举行会晤的前几个小时,北京还批准了一项飞机采购协议:到2035年,中国将购买至少250架意法合资生产的Atr飞机。当然,这批采购的背后是一场历经36个月的漫长谈判。协议涉及在意大利波米利亚诺-达尔科生产的ATR42-600型涡轮螺旋桨飞机。意大利政府将该份协议的签署视作是“进入中国市场的里程碑”。
(编辑: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