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以“相约上海,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行,共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五年来,进博会吸引了不少跨国企业和海外投资商,集聚了一批“头回客”“回头客”和“投资客”。“头回客”慕名而来,“回头客”乐享其中,“投资客”则期待更加亮眼的成绩单。
第五届进博会看点纷呈。(图片来源:欧洲时报)
“头回客”带来新鲜玩法展区增添欧洲风情
综合中新社、进博会官方网站、上海《新民晚报》《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西班牙伍倍舒尔集团是首次参加进博会,该企业想抓住这次进博会提供的展示和宣传的契机,将其个人护理品牌“戴璐森斯”引入中国市场。
除了伍倍舒尔,力拓、必和必拓、蒂森克虏伯、吉利德等世界500强企业也将在第五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
在进博会的“新朋友”中,既有多家全球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也有一大批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和新秀企业,他们都希望通过进博会让展品变成爆款、落地成商品。
这些进博会“头回客”带来不少新鲜玩法,比如在展台的设计方面动足脑筋。仲量联行今年首次参加进博会,展台主视觉设计以“未来城市”呈现。仲量联行将于今年进博会期间宣布“JLL科技”首次进入中国,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设立JLL Spark人民币风险投资基金,孵化新一代房地产科技初创企业。
来自于芬兰的芬林集团今年则是首次独立参加进博会,其展台位于技术装备展区的“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展台设计围绕生物科技和循环经济理念,全方位展示低碳环保的木浆、纸和纸板、锯材和深加工木制品等可持续可再生产品组合,原汁原味的木质芬兰桑拿房也被搬进了进博会现场,给工业品为主的展区增添北欧风情。
“我们将在进博会期间全面推介集团正在实施和规划的一系列重要的投资扩产项目。”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望球表示,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是芬林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亚太市场的业务占集团业务的1/5以上,而芬林集团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希望借助进博会的大平台,进一步向中国市场介绍和展示环保创新的可再生材料和应用案例。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介绍,在首次参展的企业中,还有不少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和创新企业。例如Monge&C.S.p.A是1963年成立于意大利的家族宠物食品品牌,也是意大利最大的宠物食品制造商;Airinum(睿铂)则是瑞典的一个“时尚+科技”品牌,它将世界领先的空气过滤技术与北欧时尚美学相结合,打造全球顶级的都市生活呼吸面罩,为都市人群提供高效、舒适、时尚的呼吸防护。
不仅是企业商业展,线上国家展也有新面孔。据了解,今年是冰岛第一次亮相进博会国家展,将在线上展示投资环境、健康生活、旅游、美食等主题内容。冰岛驻华大使易卜雷还特地为本届进博会国家展发表视频致辞,表示冰岛和中国在贸易、旅游、创新、技术、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绿色地热能源等领域合作密切,冰岛将于本届进博会展示新鲜海产品、烈酒、巧克力、化妆品等产品。
今年进博会的展览题材也进行了更新,首次设立“展商变投资商”“农作物种业”“人工智能”等专区。
“希望借力进博舞台的磁场效应,加强资源引入、提升本土实力。”即将入驻“农作物种业”专区的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Alfonso Alba表示,将展示拜耳业内领先的种子产品线,包括颠覆性的矮杆玉米育种和智能系统、十款迪卡玉米品种、圣甜艾菲等多款高端蔬菜种子,以及拜耳日益丰富的种衣剂产品。同时,拜耳中国数字农业平台也将亮相展台,这一平台为中国农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6.2馆,第五届进博会还新设了“参展商变投资商”五周年专区,全方位展现“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投资商变合伙人;创新科技变创新市场,创新市场变创新制度”,回顾参展商与进博会5年来的“共同进化”。
众多“老友”将在此亮相,回顾参加进博会5年来的“进化史”。例如,欧莱雅集团将以“美美与共,进5止境,美5止境”为主题,带领观众经由欧莱雅和进博会的美丽约定这一缩影,回望集团在中国25年发展之路。
近半展商为连续五年参展的“回头客”
在进博会的参展商中,不乏每年光顾的“回头客”。今年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回头率”近90%。来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数据显示,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近一半展商为连续第五年参展的“老朋友”。
五年来,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带动“全球好物”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德国特种化学品公司赢创工业集团带来了一批新展品,包括6款全球首发、3款亚洲首发、7款中国首发,其中多款为中国本地研发。其中计划在今年11月正式上市的3D打印光敏树脂将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这款白色树脂可用于制造较高刚度和韧性、耐冲击的部件,适用于玩具、消费品行业。
宜家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展的“中国新年”系列广受好评,今年再次带来了为庆祝中国农历兔年而推出的弗斯达系列并进行亚洲首发。以唐代艺术为创意源泉,弗斯达系列糅合现代风范与传统格调,用皮可爱的兔子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梅花图案,将传春报喜的美好愿望传递给参观者。
阿斯利康今年将首次展出4款全球领先创新药物。澳洲上市公司Jatcorp Limited(澳交所主板上市代码JAT)的自主品牌“纽瑞优”也是进博会的常客。今年纽瑞优将携多款产品登陆进博会。
连续五年举办的进博会,也让跨国企业看到了“中国机遇”的落地、成长和壮大。
“150年来,我们对‘中国机遇’有着切身感受。”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注意到,自2018年举办以来,进博会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深度融入中国发展,共享“中国机遇”,共建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高效平台。
他介绍,今年连续第五次赴约,西门子不仅将全面展示其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成果,还将面向中国市场首次发布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助力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价值共创。在绿色交通领域,该公司也将展出最新成果——氢动力列车Mireo Plus H。从参展创新成果延伸开来,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轮驱动”,正是西门子洞察到的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所在,并将成为该公司未来在华发展支点。
图为11月2日拍摄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进博会展台展出的大型医疗设备。(图片来源:新华社)
更多展商变成“投资客”
一些“回头客”此次参会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比如阿斯利康既是“展商”,又是“投资客”。
阿斯利康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将携手无锡高新区和智众医疗,共同打造代谢性疾病诊疗产业园,力争5年内引进和培育50家企业,形成以代谢性疾病诊疗领域为核心的创新生命科学创新集群。通过进博会,阿斯利康国际化的健康创新生态圈初具规模,形成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
“回顾过去四年,从进博‘头回客’到每年‘回头客’,阿斯利康深刻感受到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在每年的进博会上,我们会总结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开启合作与交流新篇章。”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表示,要拿出更加亮眼的成绩单,携手合作伙伴一起把健康事业越做越好,为中国提供全球创新药的同时,让中国制造的创新药、中国孵化的创新成果走向世界,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作为连续第五届参加进博会的老朋友,蔡司集团今年将“双展齐发”,除了在技术装备展区设立五年以来最大布展规模的主展位,还将加入6号馆“展商变投资商”展区,以展现蔡司进入中国65年来持续耕耘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未来进一步在华扩大本土创新和投资高质量生产研发的坚定信心。
在中国布局发展13年以来,福斯特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趋势。
“我们在中国经历了相当稳定的增长。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的业务增长率在15%~25%之间。疫情爆发后的第一年,增速略有放缓。”福斯特说,蔡司很幸运地进入了仍在强劲增长的细分市场,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小或关注度更高的领域,如医疗保健和半导体等。同时,蔡司的工业质量产品还服务中国的产业升级,随着政府支持研发的力度持续加大,蔡司在中国的相关投资不会放缓。
“进博会这五年也是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五年,是中国在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上有更大作为的五年。”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道。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的四届进博会,累计成交额达到2722.7亿美元。
周汉民说,中国如今是世界引进外资的第二大国,也是对外投资的第二大国。总的来说,中国的对外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与世界为伍,坚定不移地努力成为几个深具广泛性和先进性的区域和全球贸易自由投资便利相关协定的成员方,在发展自己的同时,积极造福世界。
上海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城市,其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得分高于全国水平,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从相对增长率来看,前两届进博会对上海的溢出效应增速最高,均超过10%。第三届进博会对上海的溢出效应相比第二届增速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第三届进博会针对性地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世界各地参展商、采购商尽可能提供参展条件,为展会顺利举行提供保障。第四届进博会对上海的溢出效应得分较2020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这一增速并没有太快。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指出,国际贸易高能级的主体主要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中国要更多地掌握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必须充分把握进博会等机遇,推动更多参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投资商。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