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近年来,中国多地充分利用区域内特有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助力百姓增收致富和乡村共同富裕。
10月11日,在重庆市城口县蓼子乡明安村冷水鱼产业基地,工作人员为虹鳟鱼投喂鱼食(无人机照片)。近年来,重庆市城口县蓼子乡充分利用区域内特有的生态资源,将冷水鱼养殖纳入特色产业发展,采取“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模式,依托重庆鲲池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投资,每年从丹麦、挪威、美国等地引进优质虹鳟鱼、硬头鳟鱼卵35万粒,成为西南片区鳟鱼单一养殖规模最大的养殖场,并实现冷水鱼年产值2500万元。(图片来源: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综编自新华社)
10月11日,在重庆市城口县蓼子乡明安村冷水鱼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在捕捞准备出售的虹鳟鱼。
电力保障让养殖户劲头更足。山西省长治县源泉村生态鱼养殖产业初具规模,村庄正推动“特色水产养殖+田园观光乡村游”发展模式。(图片来源:中新网)
空中俯瞰湖州市织里镇乔溇村毗邻太湖的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入秋后,在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各大养殖场开启了“太湖一号”罗氏沼虾的收获季。养殖场毗邻太湖,用太湖水进行生态混养,养成的罗氏沼虾个大、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据悉,该镇年产“太湖一号”罗氏沼虾1000余吨,给当地虾农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1亿元左右。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积极推进包括虾蟹混养、稻虾混养等在内的高附加值特色生态养殖产业,助力百姓增收致富和乡村共同富裕。
在位于湖州市织里镇乔溇村的湖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工作人员在收虾笼里的罗氏沼虾。
近年来,东兴市积极引进特色水产养殖,全力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不断推进渔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提升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渔业健康养殖与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有机结合,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图为养殖户捕捞篮子鱼售卖。(图片来源:人民网)
(编辑:南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