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近期,海天酱油等产品国内外“双标”的传言在网络平台上持续发酵,数次登上热搜。对此,海天味业于一周时间内两度发文进行回应。
综合中新经纬、每日经济新闻、央广网报道,在声明中,海天味业表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均有明确的法规标准,这些标准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世界各国的正规食品企业都会依据法规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按规定标识清楚。
海天味业还称,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法规标准不尽相同,对应的产品标识也有所不同,这并不意味着哪国的就一定比哪国好,也不意味着出口的就一定比国内的好。
谈及“双标”质疑,海天味业解释称,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法规标准不尽相同,对应的产品标识也有不同,说是一国(地区)一标也不过分。“这不意味着哪国就一定比哪国好,也不意味着出口的及一定都比国内的好”。海天味业称,“用‘双标’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调味品协会5日也针对海天味业的相关争议发布声明。该协会称,食品生产企业在中国境内的生产经营应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规定,出口产品应符合出口国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标准的规定或遵照双方认同的签署的进出口贸易合同的技术条款。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会有所不同。但是,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
同时,中国调味品协会表示,“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一个标准,海天作为中国出海的企业,它必须要遵守当地的这个标准,这是必然的。”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同时,事件也给了行业一个很好的提示——需让食品添加剂标准趋向于合理,趋向于科学,趋向于尊重国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