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C919获型号合格证 中国大飞机“上天”指日可待

【欧洲时报网】9月29日,C919飞机型号合格证颁证仪式在北京首都机场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是中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立项至今,C919走过了15年,如今,中国旅客坐上国产大飞机指日可待,中国航空产业、高端制造业也由此实现突破发展。

图为2022年9月13日,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图片来源:中新社)

适用性强 C919市场广阔

综合中新网、新华社报道,民航专家李瀚明表示,C919正式交付需要三个证:代表设计没问题的型号合格证、代表生产工序没问题的生产许可证以及代表造出来的产品没问题的适航证。目前,C919已经取得飞机型号合格证,拿到剩下两个证应该还需要三个月左右。此外,C919交付前,还将确定飞行员训练大纲和型别等级、飞机维修大纲等内容。

那么,C919交付后将飞哪些航线?

C919是中国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据中国商飞官网介绍,C919大型客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

“中国民航理论上最长的航线是海南三沙到新疆喀什,长度4400公里左右;中国国内最长的省会间航线是新疆乌鲁木齐到海南海口,长度3500公里左右。”李瀚明说,C919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因此,除极少数情况外,C919可以满足中国国内航班需求和中国往来东亚、东南亚和中亚等邻近国家的需求。“同时,C919还有油箱更大、航程延长到5555公里的版本,那就飞得更远,航程更不是问题了。”李瀚明补充道。

中国商飞公司营销委主任张小光介绍,C919是窄体机,作为航空市场的主流机型,窄体机在中国民航机队的占比约为80%。“这个机型市场适用性强,座级从158到192不等,可以根据航空公司和航线设计灵活调整。”

C919目前已累计28家客户815架订单。2021年3月1日,东航与中国商飞正式签署首批5架C919购机合同,或将成为全球首家运营中国国产大飞机的航空公司。根据东航的初步安排,5架C919飞机引进后,将以上海为主要基地,加密上海至北京大兴、广州、深圳、成都、厦门、武汉、青岛等航线。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084架新机,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适应性更强、技术更先进、性能更好的C919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张小光说。

图为2022年7月18日在陕西省蒲城县拍摄的C919大飞机的试飞机。(图片来源:新华社)

历时15年 C919带动“中国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据中国商飞官网C919大事记介绍,中国国产大型飞机的立项要追溯到2007年。三年后,C919大型客机1:1展示样机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出;又过了五年,C919首架机在浦东基地正式总装下线;2017年,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2019年,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15年来,从研制着力攻关、试验攻坚克难,到完成数百个试飞科目、上千项试验科目、数千个小时飞行的适航取证审定工作,整个过程犹如一场接力跑,C919一棒接着一棒跑,如今取得阶段性成就。

自2017年首飞至今,C919飞越五湖四海,经受冰雪大风、高温高寒的严酷考验。适航取证的实战检验,充分验证了C919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正确、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适航规章要求。

专家表示,通过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中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带动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提升了中国商用飞机机体结构、机载系统、材料和标准件配套能级。

2017年5月3日,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飞机。(图片来源:中新社)

在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集设计、制造、试飞、配套于一体的民用航空产业布局,将有助于降低航空工业配套成本,缩短总装、试飞周期;还有助于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吸引全球供应链在上海集聚,加强研发设计、总装制造、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

同时,C919的“引擎”作用还体现在对科技创新的孵化、推动上。在C919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商用飞机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一批公司级试验室及研究机构。

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催生数字经济到来,也为大飞机的研制、生产和运营带来新机遇。2018年起,中国商飞开始探索5G赋能大飞机智能制造,让飞机建造效率更高、质量更优,飞机设计能力不断提升。

(编辑:顾砚)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