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农家乐春林山庄十分热闹,主人潘春林欣喜地向中外游客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讲述余村“转型”的生动故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部分地区发展差距仍然不可小视,人们在挖掘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在从各地发展模式中吸取新经验,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进行时:借科技、汇侨力……中国乡村蝶变
坐在“北欧风”帐篷下,持一杯手冲咖啡,在iPad上回复网友咨询,这是浙江夏阳村村委会主任鲍鑫的日常。通过推广“精致露营”概念,这座“空心村”成了“江浙沪最美营地”。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事实上,夏阳村是多年来共同富裕战略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人均GDP为12551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176%;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2.5,比2010年的3.2下降了21.9%。
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印发,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介绍,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中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到1.94。
8月26日,宁夏吴忠市牛家坊村为整治村庄环境制作的多彩墙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图片来源:中新社)
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众多乡村人的生活也随之变化。“世间能有几个小村,在画中来去自如?我们村就算一个。”十年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村首家民宿——梅娟休闲农庄开门迎客。村民朱梅娟看中了村里的生态环境,加之政府鼓励,她通过开民宿广结好友:俄罗斯画家在农庄一住就是9个月,离开时恋恋不舍;上海杨浦区老太太潘秋仙则住了6年,还成为了朱梅娟的干妈。
而在黄公望村的西边云南独龙江乡,白忠平正通过短视频将独龙族民俗风情介绍给网友,并在直播中推销草果、独龙毯等特产。得益于5G网络的高速发展,这个偏远贫穷的小村成为了万千“直播村”“电商村”之一。
生活水平的提升只是一方面,正如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所说,共同富裕既是物质上的富有,也是精神上的富足。截至2021年底,中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戏曲进乡村”等活动令民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在国家便利政策的帮助下,村民们努力走向美好生活,而在海外的华人也没有忘记家乡。欧洲华商会会长傅旭敏就是其中之一。他年轻时赴荷兰打拼,如今创业成功,他回到家乡浙江省青田县小平坑村结对帮扶,投资建设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
像他这般“侨助共富”的华侨华人还有很多。浙江已有454个侨团(企)与结对村结对,到位资金20.29亿元人民币。福建则累计利用侨资900多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的80%左右。
如今,共同富裕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关注,但也产生了一些误读,被认为是“均贫富”。对此,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而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形成更完善的制度,让所有人都能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好处,“同时要保护弱势群体,收入差距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才是‘共同富裕’”。
将来时:欧洲经验+因地制宜寻共富发展之道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虽在2020年下降到2.56,但在全球仍属较高水平,比如多数欧盟国家都低于1.5。此外,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占全国收入差距的比重约为27%,但瑞士、芬兰等国不到10%。可见,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而在处理城乡差距上,欧洲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很见成效。比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当地着力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引入景观规划;培养乡村人才,通过组建农村发展培训学校对乡镇领导和村民代表进行培训。
而意大利走的是“农旅融合”路线,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例如意大利乡村旅社都有自己的家徽。另外,政府注重经营种类多样化的引导,如开展游客“领养一只羊”活动,既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宣传了当地文化。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表示,中国可以借鉴欧洲的治理经验,同时结合本国国情找到适合的道路。他提到,意大利曾提出一个创新概念“SLOC”,S代表“慢”,L代表“在地化”,O代表“开放”,C代表“连接”。这四个方面有助于理解中国乡村建设的未来方向。
其中,“慢”是一种提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也适用于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统一污水处理、铺设地下电缆等,于微处逐步改造。贫困地区常见的老农房也可以逐渐流转,打造成咖啡馆、图书馆等。
另外,乡村建设要做好“在地化”,因地制宜。比如“千岛之城”浙江舟山市,在开发海洋经济的同时,还打造了“青年岛”“艺术岛”等定制化微度假海岛,发展中避免同质竞争。
同时,乡村还要“开放”,利用数字经济让农村土地、自然风光等“活”起来的同时,还要对人才更开放。嘉兴有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承霖表示,智慧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包含电脑编程等新技术,要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最后是“连接”,城市市民和农村农民要结成利益共同体,走城乡融合道路。对此,王小鲁建议,农村人在城市工作三年或五年后,应该享有同等社会保障待遇,“如果能做到这些,那离共同富裕就更进一步。”他说。
(编辑:李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