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知名小吃“鸡屎藤”名“臭”味香

每年农历七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山野乡间经常会看见采摘鸡屎藤叶的人,农贸市场随处可见摊贩售卖鸡屎藤叶、鸡屎藤粉。鸡屎藤的味道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成为当地小吃中当之无愧的主角。

琼海嘉积银海杂粮甜品店是当地老字号杂粮名店,以招牌小吃鸡屎藤粑仔最受欢迎。“每年农历初一吃鸡屎藤粑仔,成为琼海家家户户自古传下的习俗,有祈福求平安之意。”老店员何翠萍从小看着妈妈做鸡屎藤粑仔,对制作要点如数家珍。

鸡屎藤粑仔。(图片来源:李虹瑱 摄)

鸡屎藤是一种生长在气候温热、潮湿的灌木丛中的草本植物,这个不雅之名源于它的特殊气味,它的叶子用手揉烂后,初闻有一股鸡屎味,故而得名。让人很难想到的是,鸡屎藤虽臭却可以制作出美食——鸡屎藤粑仔。

鸡屎藤具有驱风镇咳、祛痰止泻、治疗感冒的作用,常吃能清热、消炎、解毒,在海南侨乡琼海、文昌、万宁等地,被称为“土参”。而以鸡屎藤叶和大米为原料精制而成的鸡屎藤粑仔,虽名字不算雅致,却味道爽口,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曾荣获“中华名小吃”“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等称号。

何翠萍说,鸡屎藤粑仔最关键是制作“粑仔”,将采摘的新鲜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捣成粉状后用热水搓匀,这样和出来的面团更加绵软劲道,吃起来Q弹爽滑。琼海当地人喜欢将面团掐成珍珠般大小的圆形粑仔,待锅中水烧开后,下粑仔、姜丝,再加适量红糖,美味可口的“鸡屎藤粑仔”就做好了。“现在很多人用机器磨粉,但老一辈的人更愿意用石磨,这样磨出来的鸡屎藤粉味道更香醇。”

鸡屎藤制作过程。 (图片来源:李虹瑱、符宇群 摄)

琼海籍华人陈积民旅居澳大利亚30年,时至今日仍对海南鸡屎藤这道特色小吃情有独钟。“小时候只要家里做这道美食,鸡屎藤的清香便会溢满整个屋子。”陈积民说,食用时绿色藤蔓的清凉与微甘缠绕在味蕾间,令人回味,为此他甚至向人讨要鸡屎藤苗自己种植动手做,只为一解乡愁。

新加坡华人黎权鋆同样对鸡屎藤粑仔赞不绝口。“2012年我通过青年寻根之旅第一次回到海南时品尝到鸡屎藤,自此便爱上这道美食。”黎权鋆回忆,奶奶、外婆下南洋的故事中常常提起这道美食,只要回海南他都会点上一碗。

随着鸡屎藤粑仔的美名在外,人们也打破了只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吃鸡屎藤的传统,现在一年四季每天都可以吃。夏天,一碗冰镇鸡屎藤粑籽,冰爽宜人香甜糯软;冬季,一碗热气腾腾的鸡屎藤耙仔,伴着红糖姜丝的香味,额头细汗滋滋外冒,心里却是凉凉爽爽。

如今,名不见经传的鸡屎藤美食正以其独特的乡土气息吸引着海内外的众多游客。大学毕业后便回乡帮父母经营银海杂粮甜品店的李虹瑱说,琼海素来以杂粮甜品出名,鸡屎藤粑仔不仅是海南人普遍喜爱的名小吃,还获得不少外来游客的喜爱。店里的鸡屎藤粑仔被指定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指定食品,招待海外来宾。

“近年来我们开始尝试创新,利用鸡屎藤制作出不同的美食。”李虹瑱说,为了更好地传承鸡屎藤文化,店里还开辟不少新的鸡屎藤吃法,如鸡屎藤月饼、鸡屎藤粽子、鸡屎藤面条、鸡屎藤饼等。除此之外,杂粮店还连续多年在琼海举办鸡屎藤美食文化节,吸客无数。

(文/符宇群)

(编辑:顾砚)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