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秋分,也是第5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本周《中国电视》推出“丰收中国”合辑,邀您在6集纪录片《风物》中了解几种中国地方的农特产品,在真人秀《最炫农科生》中与中国农科生一起走近田园,感受农业的奇妙;在纪录片《村庄十年》的泥土与诗意里看村庄变化,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中庆丰收……本期《中国电视》,邀您在《风物》中了解辣椒的风味。
《风物》:远道而来的辣椒滋味
8月下旬,沐浴着雨后的阳光,中国四川的二荆条辣椒进入了采摘季。到了9月,中国西北地区的红龙辣椒的生长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400多年前,辣椒传入中国,这位远方来客有着热烈的色彩,辛辣的滋味,带来舌尖刺痛,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席卷百味又成就世间百味。
辣椒远道而来,足迹已遍布中国各地,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比如西南的酸辣、湖湘的鲜辣、川渝的麻辣、西北的香辣……八方食辣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辣文化。一开始辣椒的刺激性味道,并不被中国沿海居民所接受。它只能沿着长江和珠江等航道,向内陆辗转迁徙,直到在长江中游的湖湘地区,辣椒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盛况。位于中国湖南长沙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库藏辣椒种质数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依靠这个资源库,外来物种辣椒,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人们用智慧将辣椒变成了多种美味。
(辣椒丰收)
历史上,中国贵州并不产盐,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发明了很多“代盐”的方法,比如“以酸代盐”。辣椒进入贵州后,“以辣代盐”成了自然的选择。对辣椒进行发酵处理,作为代替盐的调味品,这是辣椒进入中国人食谱的,最初形态之一。
随着辣椒进入中国成都,口味原本清淡的川菜逐渐变得火辣浓烈。300多年前,辣椒和蚕豆偶遇,造就了“川菜的灵魂”——郫县豆瓣酱。不止川菜,中国湘菜中的剁椒鱼头、虎皮尖椒、农家小炒肉,辣椒在厨师的巧手下同样美味十足,勾人味蕾。
《风物》:凝天下之甜的蜂蜜
酸甜苦辣咸,在人类能够感知的五种味道当中,甜食或许不是我们摄入最多的食物,但它却是最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味道。
中国幅员辽阔,纬度跨越大,总的花期时间长,一年四季每一季都适合酿制蜂蜜。在蔗糖提炼技艺发明之前,蜂蜜一直都是人类唯一直接获取的天然甜味品。而到今天,虽然工业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甜味,但蜂蜜依然以其天然的味道而不可替代。
(蜂蜜茶)
在纪录片《风物》之“蜂蜜”一集,节目组踏着太阳的节拍,循着纬度的变化,跨越了中国五个气候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进云南热带雨林、新疆大漠隔壁、闽南丘陵山地、东北原始森林四个中国极致的蜂蜜产地,带您尝试一次寻觅之旅、生态之旅,探寻独特生态环境下的风物故事。
《最炫农科生》:不一样的农科生
粮食丰收,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平时经常享用的美食,背后都少不了农民们辛勤的劳作与付出的汗水当。平时在大学专业是学习农业科学的学生们真的走进乡村的田间地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在田间作画)
中国南京紫金山脚下,玄武湖畔的钟山风景区,这里是很多人来南京都必来打卡的地方。紫金山的昆虫博物馆,是很多小朋友特别喜欢的地方,但是你知道吗,这里也是很多“大朋友”必须要来的地方。因为这个昆虫博物馆和南京农业大学靠的很近,也是学校的第二课堂。这不,南京农大收到附近山村的求助,由于当地产业的发展,他们希望学校能帮着做一个村庄规划,能够达到生态、绿色、美观的效果。为此一支由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园艺三个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团队走进了田间地头。
(在田野间写生)
跨学科专业的农科生平时在课堂上就是和各种农作物以及田野间的昆虫打交道,如今真正走进了乡村田野间,自然是少不了实践的机会,背着画板、带着颜料去田间写生也是他们的必修课。来《最炫农科生》节目,我们来看看怎么不一样的农科生。
《风物》:屡屡桑蚕丝
在古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丝绸不单是商品,还是交易的硬通货。如今,蚕丝处处装扮和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早在秦汉时期(公元3世纪)中国陕西石泉县就是蚕桑重镇。当时,中国“种桑养蚕”的中心在黄河流域,石泉县处在黄河与长江中间,既属黄河流域又属长江流域,蚕桑业发达。历史上,石泉隶属汉中郡,又处于长安到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因此,它也成了“丝路之源”。
中国浙江湖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那里水网密布、河流纵横,造就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水是核心,塘中养鱼,埂上种桑,桑叶喂蚕,蚕的排泄物喂鱼,塘中淤泥又可以用来肥桑。“春蚕到死丝方尽”,牺牲和成就往往一起到来。数百年前用蚕丝织造成叫做“绫”和“绢”的丝绸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
(“东方丝织工艺之花”)
同样是因地制宜的“桑基鱼塘”模式出产的丝绸在长三角与珠三角有何不同?在中国广东顺德,河道中无污染的淤泥与植物薯莨“配合”可以用来染制坯绸。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漫长复杂的30道工序造就丝绸珍品“香云纱”。
2006年“东桑西移”工程启动后,养蚕在广西南宁、宜州、忻城等地的村镇得到普及。随着“东桑西移”大量的缫丝厂落户广西。如今,国内许多蚕丝制品的原料来自广西,广西出产的高品质生丝更是远渡重洋,出口欧美。
《村庄十年》:关于泥土与诗意的故事
十集纪录片《村庄十年》聚焦十个典型中国村庄,讲述村庄里发生的变化。
山东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山东姑娘刘莉毕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回到家乡西刘家庄村成立家庭农场,坚定地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等基础农作物提升种植技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她还创办了免费的农业科技大学堂,累计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指导36个农户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西刘家庄村的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中国安徽的卖花渔村是徽派盆景技艺的发源地。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制作和销售盆景为生。但在通路以前,都是靠肩挑背扛将盆景运出大山。通路之后,借助互联网平台,不仅提高了盆景销售量,更提高了卖花渔村的知名度。现在的卖花渔村已经变成人人艳羡的美好家园。
中国重庆酉阳何家岩村地处群山之间,它有四百年的360度临崖全景梯田景观,也有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吊脚楼。但十年前,村民种稻赚不到钱,超过40%的梯田无人耕种。近年来,何家岩村通过整治村容村貌,整合自然风光,春蓄水、夏插秧、秋收割、冬雪藏,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庆丰收,迎盛会
9月23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秋分,瓜果飘香、五谷满仓,《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也如约而至。
今年晚会在中国浙江嘉兴平湖举办,也是“丰晚”首次沉浸式实景演绎。平湖位于长三角核心地带,享有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的美誉。晚会融合艺术文化与科技表达,在诗意江南、活力浙江的沃土之上,展现积淀千年的江南古韵与美丽乡村的新时代风貌。
晚会围绕“丰收”“粮食”“土地”“农民”,分为《鱼米满仓收获的喜悦》《稳产增收种子的幸福》《绿色家园希望的田野》《共同富裕人民的向往》四大篇章,将丰收节蕴含的重农思想、乡土特色与家国情怀相结合,以歌舞为主要载体,穿插VCR、访谈等多样形式,演绎丰收中国,喜庆丰收的壮丽画卷。
以宋画《耕织图》为灵感的舞蹈,用数字技术表达宋韵文化的独特魅力。“一秒入宋画,世间已千载。”跨越千年,串联起古代、现代与未来的农业图景,领略质朴的田园风光。
《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将于北京时间9月23日20:00播出,期待与您共赴丰收之夜!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风物》:https://yspapp.cn/czx
《村庄十年》:https://yspapp.cn/9CQ
《最炫农科生》:https://yspapp.cn/l1j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