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滴滴违规受罚引欧媒关注

【欧洲时报九天、许安琪编译】据报道,中国对网约车集团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处以80亿元人民币(合约11.8亿美元)的罚款,并由于其创始人恶意违反中国数据安全法,对其进行额外处罚。

法媒:滴滴违规分析乘客数据获罚

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日前对中国带司机汽车运输服务市场领军企业滴滴处以折合约12亿欧元的罚款,主要指责该企业违反个人数据安全的规定。据悉,罚款的金额超过了该公司2021年年营业额的4%。

法新社和《世界报》联合报道指出,滴滴作为中国市场上带司机汽车服务的领头企业,受到了中国政府约两年前开始对科技行业进行整顿管控的冲击。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表公告解释说,掌握了“无可争辩的证据”,表明滴滴一再违反中国法律,特别是互联网安全和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滴滴处以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80.3亿元(约12亿欧元),相当于该公司2021年度营业额的4%以上。网络监管部门在公告中指责滴滴非法使用不够安全的格式储存5700多万司机的个人信息。

滴滴公司还因在乘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分析乘客数据(包括他们手机中储存的照片)而受到谴责。网信办的公告还指出,“尽管监管部门已下令整改(滴滴的这些做法),但并未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并称这些违法行为从2015年6月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七年之久。

法媒披露,2020年以来,中国有关监管部门一直盯着大型数字公司,在竞争和个人数据等问题上加大了对强大的互联网集团的出击。

中国初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被鼓励通过在美国上市进行融资。2014年,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华尔街筹资250亿美元,实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上市行动。但在与美国抗衡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技术领域的较量剑拔弩张,中国政府转而鼓励优秀的民族企业在香港、上海、深圳和北京等本封堵证券交易所寻找融资。

然而,与其它许多国有企业不同的是,滴滴仍于2021年6月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这一固执的行为引起了中国政府的不满,主要担心敏感数据会流落到美国。中国当局于是针对滴滴收集个人数据的做法展开了行政调查工作。

法媒评论道,下载滴滴应用程序也一度遭到禁止,这是对于大型科技集团采取的前所未有的措施。不过已经在手机上安装应用程序的用户可以继续使用。滴滴迫于压力,在上市仅5个月后,终于在12月份宣布退出纽约证券交易所。

法媒认为,中国网信办对滴滴公司作出的罚款被视为对科技领域公司发出的一个积极信号,可以解读为政府2020年开始的整顿措施进入尾声。在近两年的收紧监管之后,政府已在4月份重申对数字经济的支持,燃起了与该部门和解的希望。

近几周来,数位行业大佬受到了政府官员的接见,这被视为对互联网领域大型公司发出的令人放心的信号。

英媒:对科技企业监管不会放松

一年多以前,中国对滴滴发起网络安全调查。7月21日,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CAC)就调查结果发布了声明。CAC表示,作为领先的网约车应用程序,滴滴公司数据处理活动"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虽然不能公开这些违法行为的细节,但监管机构表示,该公司"恶意逃避监管",调查已经发现了滴滴违反与数据安全有关的三项独立法律的确凿证据。

监管机构公布了滴滴涉及国家安全的违规细节,包括非法从用户相册中收集逾1100万张截图。调查还强调了其对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包括面部数据、年龄和职业等。CAC表示,滴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维和总裁柳青对这些违规行为负有最终责任,并对两位高管分别额外罚款100万元人民币。

据《金融时报》报道,80亿人民币的罚款约占滴滴去年销售额的4.6%,相当于其截至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现金和短期投资的14%。这笔罚款低于去年阿里巴巴因反垄断被征收的182亿人民币创纪录罚款,但高于对外卖集团美团被处以的34亿人民币罚款。对滴滴史无前例的调查是中国政府对科技行业进行全面实行严厉监管的一部分。

CAC的调查重创了滴滴的各项业务,滴滴市值减少了数千亿美元,并迫使其从纽约证交所退市。而这家中国科技集团去年6月才进行了44亿美元的大规模上市。

尽管CAC没有具体说明调查是否已经结束,但分析师们表示,这笔罚款标志着该集团的一个转折点。北京互联网智库海屯的负责人李成东说:"惩罚意味着调查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其应用程序可以重新进入应用商店。"但据路透社报道,监管机构的声明中没有提到任何有关重新启动应用程序的内容。

滴滴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它“真诚接受”监管机构的处罚,并感谢国家网信办的“检查和指导”。据路透社和《金融时报》报道,滴滴目前计划在香港再次上市。

(编辑:刘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