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洋媳妇梅洛:在城市与田园播撒法式浪漫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陈辉报道】2022年春天,位于福建厦门龙山南路109号新开了一家法式面包店,不少顾客慕名打卡。除了因为这里的甜品口感不错,更为了一睹这家店的老板娘——法国姑娘Melody(中文名:梅洛)。

这家面包店名为“MelodyLuo”,是梅洛的中国老公罗梦翔为纪念两个人的爱情而选的名字。

2022年5月20日,梅洛和老公在自家甜品店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均为受访者供图)

热爱一座城,更爱一个人

梅洛,梅花的梅,洛神的洛。

2015年,在法国读完中文硕士后,梅洛到中国担任法国某酒业公司的品牌大使和销售经理。工作期间结识了她的丈夫——湖南小伙罗梦翔,当时的罗梦翔是一名糕点师。

时至今日,梅洛仍能回想起二人刚在一起时,热爱烘焙的罗梦翔对她说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开一家烘焙店,以后的店名就是你的名字。”

梅洛说,最初,老公在一次培训会上主动要了自己的微信。当时的自己也对他一见钟情。“看到他的第一眼,我感觉他长得很帅,很温暖。”

从相识、相爱到立下终身誓言,两人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这样,2017年,他们在罗梦翔的老家湖南安化结婚了。“他跟我说,婚礼的一切交给他,不用我操持。他知道我喜欢梅花,婚礼上选择的装饰也都是和梅花有关的。”

爱是相互的。婚后的梅洛选择和丈夫定居在厦门。得空的时候,梅洛会帮丈夫一起打理面包店。这位爱笑的法国姑娘是面包店的代言人和开心果,“我是个甜品吃货,一尝起来就停不下来了。”

梅洛和老公的婚纱照。

不止“我”一人的中国情缘

谈及和老公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自小学习中文同时拥有多年在中国生活经历的梅洛表示:这不存在。

原来,梅洛儿时的“绰号”就叫“熊猫”。梅洛的父母很热爱大自然。“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给我看过大熊猫的照片,后来我知道这种动物来自中国。”

时间继续向前推移,梅洛陆陆续续接触了中国的电影、书籍。“当我看到中国汉字的时候,我就想,这些都是艺术品啊。”为了更好地学习中文,梅洛努力考上巴黎的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再后来,梅洛踏上了前往中国的飞机。

“说到底,我们一家都和中国有缘。我弟弟也娶了一位中国媳妇,两个人前几年还生了两个可爱的混血宝宝。”梅洛补充说,“我弟媳是中国人,我老公也是中国人。对了,我爸爸还是李小龙的粉丝。当时我还开玩笑说,以后我要嫁给一个会功夫的人。你知道吗,我老公原来还学过十年的功夫噢。”

几年前,梅洛曾担任主编,出版了《我在中国挺好的》一书。

梅洛说,自己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通过走访和电话采访,写成了22个外国人与中国的缘分故事。梅洛介绍,这22个受访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但都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

“我做这本书有两个目标,一方面希望有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另外也是想要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这本书的英文版正在编制中,应该会很快出版。”梅洛说。

向往的中国乡村生活

距离厦门1000多公里外,还有梅洛的另一个家—湖南安化。梅洛和自己的先生每年都要去那里看望公婆几趟。

“对我来说,用一个字来形容那里,就是‘家’。”梅洛说。

为了记录自己在中国的生活,梅洛专门开设了视频账号。今年春节,梅洛在湖南乡村过春节的vlog引来上万人点赞关注。镜头下的梅洛裹着一袭粉色厚棉衣,出现在湖南乡村的田间地头。她一面讲着“恰不得古多哒(吃不下这么多啦)”安化乡音,一边和婆婆打趣地互动玩闹。

梅洛说,自己会唤婆婆为妈妈。在梅洛看来,婆婆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亲生女儿对待。“我刚到湖南乡村,感觉吃的东西好辣,婆婆会照顾我的口味,尽量少放辣椒。她经常会问我吃得好吗?睡得好吗?还会教我做饭、种菜。”

梅洛小时候便是在法国的乡村长大的。“湖南的乡村也好漂亮。起床的时候你可以听到窗外的鸟叫,出门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里感觉很安宁,很舒服。”

或许,正是被这位爱笑的法国姑娘融入安化乡村的真实生活所感染,每条充满烟火气的视频下面,总会有不少中国网友跟帖留言:“好喜欢梅洛的视频”、“希望这位法国姑娘尽情享受在中国的生活!”

在梅洛最新发布的一条视频下面,有网友称她是“贩卖幸福的人”,梅洛甜甜地回复着:“哈哈认出了。”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