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香港25面:我们在一起】1997年:东方之珠 整夜未眠

【编者按】25年前,“东方之珠”回归祖国怀抱,自那一刻起,内地和香港携起了手创造新故事:一起彻夜不眠等待回归,一起打赢金融保卫战,一起抗击“非典”和新冠;从此,港人和内地家乡之间只有一张“卡”的距离,患难之时也总能看到对方的身影;从此,香港街头的黑社会大哥消失了踪影,港人生活因国安法有了最大依靠;从此,一个新的“一小时生活圈”也正式出现,叫做粤港澳大湾区……过去的每一年都像一个侧面,雕刻着四分之一个世纪。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欧时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香港25面:我们在一起”,让我们开始回望,一起重温25个“互助守望”的瞬间。

欧洲时报网制图(图片素材来源:视觉中国)

【欧洲时报顾砚报道】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回归》篇章中,香港女警莲姐为了带领所有香港警察在香港回归当夜准时更换新帽徽,对修表匠丈夫说:“今晚是重要的日子,一秒都不可以错”。这句话,代表了从殖民时期走来的万千香港普通市民的内心中最真实的渴望。

图为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区的金紫荆铜像。(图片来源:新华社)

每项议程都按计划准确推进

为了实现香港市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期盼——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时任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为领导的中方代表与英方代表进行了16次谈判。

1997年6月30日晚,香港会展中心灯火通明,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交接仪式在这里举行,每项议程都在按照计划准确推进。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召集人,香港政治家钟士元当晚被安排在主席台中方一方的最高一排座位上。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英方的降旗仪式只有短短的20多秒。聆听雄壮的中国国歌奏响,目睹中国国旗和香港区旗升起,那一刻我百感交集,过去一幕幕记忆纷至沓来:3年艰苦的香港前途谈判、12年的漫长过渡期……喜与悲,都仿佛一瞬间的事情。”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

在中国国歌奏响的同一时间,在距离会展中心不到一公里的威尔斯军营,香港的防务交接仪式正在进行。“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先头部队指挥官谭善爱对英方卫队长埃利斯说。

此后这句话被反复提及,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20年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谭善爱仍然能重现这句话,连音调、语气和停顿都无丝毫差别。那晚的所有细节,在谭善爱的脑中都如刀刻般清晰。“毫无疑问,那是我人生中最光荣的10分钟。”

2021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在中环军营举行国庆升旗仪式。 (图片来源:中新社)

整座城市彻夜难眠

6月30日深夜的政权交接仪式结束后,香港这座城市彻夜难眠,到处都洋溢着“回家”的喜悦。当7月1日的晨光洒到这座美丽的城市,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仪式开始举行。那时,英殖民地政府人民入境事务处处长叶刘淑仪的身份正式转变为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她第一次穿上了中式制服。

因香港回归而激动不已的香港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在《我和我的祖国》中饰演莲姐的香港女演员惠英红。她在2019年电影上映之时表示,她所演绎的香港市民,就是她自己所经历的。“当时很多家里面都会插五星红旗,都在看直播,都在谈论,是很热烈的感觉。”她仍记得当时的心情,“这个回归我们等了很久,怎么可能忘记。”

与惠英红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演对手戏的香港演员任达华回忆,自己的回归夜是在家看直播,印象深刻。(图片来源:香港中通社)

北京香港马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志也回忆说,交接仪式当晚,他一直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仪式的现场直播,心情非常激动。“当夜下着大雨,驻港部队冒雨抵达香港。关于‘回归’一词,我顿时有了强烈的画面感,非常感动。”

黄永志坦言,回归之际,很多香港民众对于“一国两制”到底能否真正实现是存在一些顾虑的。不过,自称是“北京香港人”的黄永志多年来往返于北京与香港,看到了香港回归以来的变化。“事实证明,在中央政府的关怀下,不论是金融、经济,还是香港各方面的发展,都让港人打消了此前的顾虑。”

如今,在香港会展中心旁,有一座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区的金紫荆铜像,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一个高约20米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它们矗立在金紫荆广场上,见证了历史,吸引着八方来客,更代表回归祖国的香港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编辑:叶轻 美术编辑:南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