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美国今夏或撤销部分对华关税 中美贸易战要停战?

【欧洲时报网】就在美国媒体纷传拜登总统即将宣布撤销部分对华关税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7月5日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举行“坦诚”视频通话。受访专家指,拜登在今年夏天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可能性加大,料白宫希望中方配合实施对等行动,避免其在国内政治陷入难堪。

中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

综合中新社、香港中通社、新华社报道,7月5日上午,刘鹤应约与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在此次视频通话中,中美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等议题务实坦诚地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

“我们也注意到,美方新闻稿中有关指责中国‘非市场贸易行为’的内容,美方的说法与事实不符。”赵立坚指出,过去40多年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成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也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效结合的成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国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立坚强调,关于关税问题,中方立场一贯、明确,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据美国智库机构测算,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将使美国通胀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早日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消费者和企业就能早受益。

拜登或将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

另据美媒报道,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于近日宣布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部分关税,但这一决定受到了与之冲突的政策目标制约:应对通胀和维持对中国方面的经济压力。

《华尔街日报》7月5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拜登可能本周宣布,取消对部分进口中国大陆产品所加征的惩罚性关税措施,包括暂停征收服饰及学校用品的惩罚性关税,并且推出一项广泛的架构,允许进口商提出豁免申请。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对特朗普时期的关税进行为期四年的强制性评估。针对企业和其他关税受益者的意见征询期将于7月5日结束,这将给美国政府一个调整政策的机会。

在拜登权衡决定时,他一直被政府内部以及包括企业、华尔街、工会和国会议员们在内的外部力量的政策分歧所困扰。美国政府官员和贸易专家说,宣布取消关税的计划已被一再推迟。他们表示,这一延迟反映了拜登政府内部对中国关税政策的强烈分歧。

耶伦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倾向削减对华关税,以缓解国内通胀;另一边,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为代表的官员则强调,现有的关税措施是与北京贸易谈判的关键筹码,先行取消无异于自毁长城。

此外,美国商界、制造行业、工会和国会等方面也一直在向白宫游说各自对关税的不同立场。拜登曾多次承诺要成为美国史上“最支持工会”的总统,民主党在11月关键的国会中期选举也希望得到劳工支持,而工会反对任何取消对华关税的举措。

中美贸易战要停战?

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分析指,美方应该还未做最终决定,还要看中方态度。料美方持有一份详细计划需中方配合,在美方撤销部分对华关税的同时,希望中方能采取对等行动。否则若白宫单方面撤销,一些美国人会加深美国输掉贸易战的看法,令其在国内政治陷入难堪。

有美国媒体评论,如拜登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标志着美方做出重大政策转变,宣告中美贸易战停战。王勇直言,中美竞争是所谓的战略竞争,长期且残酷,美方维持霸权地位目标不变,贸易战也会长期进行,继续打压中国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和日益上升的国际影响。当前美国的妥协状态,只是在美国国内经济压力下的被迫选择。

王勇分析白宫迟迟未决的原因:“其一,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代表美国主流民意;其二,美国国内共和党与特朗普虎视眈眈,会指责拜登对华故意软弱,拜登著眼于选举利益不愿招致批评;其三,拜登国际战略布局,正是借口所谓“中国不公正贸易行为”等问题动员盟友来围堵中国,不断在亚太地区推进。”

至于有消息指拜登或在今年夏季解除关税,王勇推测,拜登已透过近期一系列重大峰会等外交行动,基本完成对华布局,此时得以回过头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从时间点来看,今年夏天取消部分关税的可能性愈来愈大。“对拜登而言,选举是第一位的。”王勇指出,拜登要综合考虑美国经济衰退、利益集团支持两方面对选举的影响,因此在取消对华关税的产品选择方面,拜登会动一些脑筋,一方面扩大美国经济整体收益,一方面减少对美国本土制造业及工会带来的竞争压力。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