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建设现代渔业养殖新模式 “海上粮仓”渐入“深蓝”

【欧洲时报网】6月8日,千岛湖“巨网捕鱼”仲夏时节第一网拉开帷幕,同天,中国成功收获首批深远海大西洋鲑,探索出一种深远海养殖可复制的新模式,推动中国海洋渔业由“近海”走向“深蓝”。

目前正值辽宁省大连市海上诸岛耕海生产季节。近年来,大连市长海县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以发展建设现代海洋牧场为契机,全力打造海上“蓝色粮仓”。图为6月,长海县海洋岛镇的渔民在海洋牧场上作业。(图片来源: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综编自新华社)

2016年以来,长海县获批10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图为长海县海洋岛镇的渔民在海洋牧场上作业。

海洋牧场基础设施为海洋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繁殖、栖息场所,成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力支撑。图为长海县海洋岛镇的渔民在海洋牧场上作业。

图为长海县海洋岛镇的渔民驾驶渔船在海洋牧场上作业。

6月8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小金山水域的湖面上,千发集团捕捞队员响起了嘹亮的捕鱼号子,千岛湖“巨网捕鱼”仲夏时节第一网拉开帷幕。(图片来源:中新网)

千岛湖上演“巨网捕鱼”万鱼狂舞。(图片来源:中新网)

近年来,千岛湖以渔业为基础,建立了集“养殖、管护、捕捞、加工、销售、科研、烹饪、旅游、文创”为一体的动车组式全产业链品牌经营模式。(图片来源:中新网)

日前,在中国黄海离岸120多海里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全球第一座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成功收获中国首批深远海大西洋鲑。图为工作人员在播放“深蓝1号”网箱水下收鱼画面,收鱼采用吸泵捕鱼方式,通过管道将鱼吸上养殖工船。

这是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获得丰收,探索出一种中国深远海养殖可复制的新模式,推动海洋渔业由“近海”走向“深蓝”。图为养殖工船驶向“深蓝1号”,准备开展收鱼作业。

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位于黄海冷水团海域,最大的特点为拥有底层冷水资源,适宜三文鱼等高附加值冷水鱼的生长。图为6月8日,养殖工船上的工作人员展示一条收获的大西洋鲑。

6月8日,养殖工船上的工作人员在加工收获的大西洋鲑。

(编辑:青川)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