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发布最新消息说,正在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珠峰)地区开展的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任务中,北京时间5月15日4时40分,“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平台到达海拔9032米、超过世界最高峰珠峰的高度,创造出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5月14日拍摄的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前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进行科学观测。(图片来源:中新社)
新华社报道,据悉,“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黑碳、甲烷、臭氧等多种分析仪器与设备,技术难度、驻空高度、携带载荷种类在已知的高原型系留浮空艇中前所未有,研制难点颇多。
5月14日拍摄的浮空艇综合观测科考队合影。(图片来源:中新社)
首先,海拔9000米低温低压高风速环境条件对系留浮空艇平台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严苛要求。
其次,本次系留浮空艇的艇体材料,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轻质低密度高强抗辐射复合织物材料,在珠峰地区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应用尚属首次。
第三,海拔9000米高度的复杂电磁环境、低温低气压高风速的环境条件,对艇体、控制系统、能源系统以及锚泊系统的稳定性都提出了巨大考验。
对此,研发人员从技术角度出发,结合现场试验情况,回答了这些问题。
5月15日,科考队员打开香槟庆祝创造大气科学观测纪录。(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新社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表示,本次观测是高新技术和前沿科学的融合,在科学观测上进入一个超前模式。这是世界上首次在珠峰地区并超越珠峰高度、在9000米以上高空,来观测地球科学中水汽、温室气体等最关键参数的变化特点。他认为,这些成果最后一定能为中国、为人类作出科学的贡献,同时也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全球应对作出贡献。
5月15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浮空艇综合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高晶,在浮空艇升空达到海拔9032米后流下激动的泪水。(图片来源:新华社)
根据科考计划,科考队后续还将抓住有利窗口进行科学观测,获取更多观测数据,助力科研取得更大成功。
5月15日,“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发放场地准备升空。(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14日,停驻在发放场地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15日,科考队员在查看“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升空实时数据。(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12日,科考队员在调试充气后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彦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