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青蒿素助力非洲多国攻克疟疾难题

【欧洲时报网】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当天,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加强青蒿素抗疟国际发展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1972年,中国科研人员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治疗疟疾。时至今日,“中国神药”青蒿素仍是全球抗疟利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仍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上亿人。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的运用正在持续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贺信并致辞。(图片来源:中新社)

会场内展出的青蒿主题展品吸引与会嘉宾关注。(图片来源:中新社)

新华社报道,中国青蒿素一直助力着非洲各国攻克疟疾难题。在非洲几内亚湾东南部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地处赤道。疟疾是圣普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地年疟疾发生率高达10%。自2017年起,中国专家组采用的青蒿素复方“中国抗疟方案”,为圣普实现2025年消除疟疾的目标带来希望。“中国抗疟方案”的核心在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青蒿素哌喹片,也叫“粤特快”。该药现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40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被商务部列为我国援助非洲的一线抗疟药品。

资料图为2022年1月25日,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首都圣多美郊区,中国援圣普抗疟专家组与当地志愿者开展抗疟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发/中国援圣普抗疟专家组供图)

资料图为2021年7月25日在圣普首都圣多美郊区拍摄的青蒿素哌喹片,也叫“粤特快”。(图片来源:新华社发/中国援圣普抗疟专家组供图)

苏丹人口不足4000万,每年饱受疟疾之苦的人有几十万。目前,青蒿素类抗疟药已成为国际主流的抗疟药。在苏丹,生产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任务落在了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身上。这家公司是上海医药公司与苏丹国家药品供应基金在1998年成立的合资企业,也是非洲地区最早实现青蒿素类抗疟药本地化生产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过24年发展,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已是海外生产青蒿素类抗疟药的最大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并成为苏丹生产抗击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的主力军,公司产品已在苏丹全部18个州销售并在苏丹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

24日,当地员工在苏丹北喀土穆的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分装药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24日在苏丹北喀土穆的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拍摄的冷链运输车辆。(图片来源:新华社)

青蒿素在非洲大陆备受青睐,已经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在刚果(金),活跃着一位专门研究青蒿种植的“青蒿博士”卡洛马。在位于刚果(金)东北部北基伍省的一座种植园里,青蒿浓密,长势喜人。北基伍省是疟疾的重灾区,许多人因染疟离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卡洛马2017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一头扎进了青蒿种植园,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青蒿博士”。“青蒿素在中国的抗疟之路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卡洛马坦言青蒿种植曾面临重重困难,一度萌生放弃的念头,但中国抗疟的成功经验一次次让他重拾对青蒿种植研究的信心。

资料图为2021年7月5日,在刚果(金)北基伍省戈马市郊区,卡洛马(右)与同伴观察青蒿的生长状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为2021年7月5日,卡洛马将晒干碾压成粉末的青蒿叶打包。(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青川)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