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新冠疫情助力 “云上”医疗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赵晨曦3月8日报道】新冠疫情仍蔓延全球,欧洲一些国家已明确表示放开防控措施,迎接疫情“常态化”。在2020年新冠疫情波及全球后,医疗与人们生活就变得更加紧密,医疗产业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疫情迫使健康医疗系统实现了转型,现如今数字化健康服务“云上”医疗在全球已成为一个发展主题。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NationalHealth Service)提升与发展中心主任Timothy Ferris博士近日就曾表示,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和医疗的交互。而且,他认为,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助力了健康医疗系统转型,还为之带来更多可能性。

互联网医院解码看病就医新方式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升温。

自疫情出现后,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线上问诊正在患者中得到很大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逐渐养成使用互联网医疗的习惯。在业内看来,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发生一场颠覆。

医联(MEDLINKER)产品总监张凤介绍,截至2021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医院数量达到1600多家,如今,互联网医院成为了疫情之下患者就诊的又一选择。

在她看来,互联网医院有其独特优势。“现在已能做到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疾病管理全流程闭环。比如,提供线上线下服务、输出疾病管理结果、与临床专家合作在网络端为患者提供问诊,轻松实现跨区域服务。”

而且,通过将诊疗流程的各个环节打通,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加有效、便捷的服务。张凤认为,互联网医院平台除了方便患者,还可以让医生和专家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在未来的10至20年,对于整个医疗体系来说,线上数字化的健康服务一定是主流。”英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部医疗主管Sultan Mahmu教授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中英数字健康产业研讨会上曾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说,未来全球医护人员将有约1800万的缺口,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强,更需要重塑医疗体系。他认为,疫情给互联网医疗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个新转机,未来数字化医疗的变革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英国全面“解封”后 中医馆生意日趋红火

新冠疫情不仅助力了互联网医院发展,也让很多海外患者重新认识了中医。在英国经营中医馆的范兰兰告诉记者,如今中医在英国患者中的接纳度越来越高了。

范兰兰是中国沈阳人,17年前年她随丈夫到了英国,一直生活在布里斯托尔。因为自己懂中医,所以在英国开起了中医馆,为患者“排忧解难”。她的中医馆除了服务于当地华人华侨,本地英国人和其它外籍人士也是重要的服务对象。

英国的中医发展进入繁荣期是在90年代后期,与此同时,中医院校教育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公立院校开设中医专业和针灸课程。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英国的中医市场和高校的教育环境带来很大的冲击,致使中医发展在当地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尽管英国的中医近年来发展遇到了困难,但仍深受很多民众的喜爱,而且是英国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范兰兰称:“我前后相继陆续开设了5家中医馆,虽然这两年因为疫情期间的‘封锁’规定有几次暂停营业,但现在‘全面解封’后,生意又开始恢复了。”

她表示,中医与西医起源不同,治病的理论基础也不一样,在某些方面中医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英国气候多雨、空气潮湿,很多本地人患有风湿病,西医对此没有特别有效的根治方法,但中医就可以解决。”

在她看来,西方人总体来讲对于中医中药,对中国了解并不多。“但现在有不少患者逐渐认可中医,主要源于中医治疗可以真正解决他们的难题。”

范兰兰还提到,这一次对新冠的治疗更是一个契机,因为中医药在救治上的确有效,所以中医的知名度在英国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听业内同行介绍,伦敦中医针灸学院在这次疫情中通过远程线上咨询、电话沟通问诊等多种方式援助了上万人,同时结合线下邮寄中药,指导康复治疗帮助到了2000余人,这也让很多人刷新了对中医的印象。”她补充说。

她还表示,近年来,英国的医疗市场对中医针灸医师需求量仍然很大。“这不仅催生出一些中医培训机构,也有很多中医院相继成立,甚至不少英国学校也开设了中医专业,培养中医人才。”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