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李梓、唐奕奕、华嘉颜、戴胜编译】欧媒本周持续关注北京冬奥会的最后赛事及闭幕盛况,指出2022年冬奥会已在北京圆满落幕,冬奥圣火下一次将于2026年在米兰点燃。欧媒的评论指出,中国被赞誉为最好的冬奥会举办场所,并借助冬奥会成为冬季体育运动的国度,本届北京冬奥会为下届冬奥会留下宝贵经验和遗产。
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闭幕式现场。(图片来源:中新社)
奥媒:中国成为冬季体育运动国度
奥地利《新闻报》本周报道,“让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冬季运动国家”,第24届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历史。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2月20日宣布这一重大赛事结束,这是在中国国家元首和党的领导人习近平出席的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闭幕式的一部分。
首先,东道主值得被祝贺。“让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冬季运动国家”,巴赫在讲话中说,然后在晚上9点31分(欧洲中部时间下午2点31分)正式告终。六分钟后,奥运圣火熄灭了。它将为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再次点燃。奥运会时隔十余年重返欧洲。下一场冬奥会将于2026年在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斯(Cortina d'Ampezz)举行。
北京是第一个同时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与2008年一样,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在鸟巢体育场举行。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编排的最后一幕也继承了开场的象征意义。在将近100分钟的仪式中,光与雪的变化一直在持续。体育场内的气氛似乎比两周前轻松了一些。
奥地利运动员在中国的16个比赛日共获得18枚奖牌,其中7枚金牌、7枚银牌和4枚铜牌。最后在奖牌榜上排名第七,挪威以创纪录的成绩获胜。106名奥地利奥运会运动员中的大多数已经在各自的比赛结束后离开了——这也是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
但是,北京冬奥会的闭环措施对病毒是有效的。随着比赛的进行,闭环“泡沫”内的感染者越来越少。在四个星期内进行的170万次新冠检测中,只有437次呈阳性。中国认为其限制性入境政策是合理的。西方政客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席。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开幕式上向习近平致以敬意,并表示支持。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词中也谈到了乌克兰战争的危险。他对乌克兰滑雪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亚历山大·阿布拉门科(Oleksandr Abramenko)和他的俄罗斯对手伊利亚·布罗夫(Ilya Burov)说:“即使你们的国家发生冲突,你们依然互相拥抱。”奥运会的凝聚力,比试图分裂者的力量要强大。
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表示,他希望利用这些比赛让大约3亿人参加冬季运动。中国运动员的9枚金牌和奖牌榜第三名的成绩超出预期。因为疫情的关系,中国的观众只被允许在有限的范围内观看比赛,而外国观众被完全禁止。
米兰/科尔蒂纳·丹佩斯冬奥会定于2026年2月6日至22日举行。在北京及周边山区,天气异常寒冷,冬季残奥会仍将在疫情限制条件下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说法,巴赫将不会出席,将由来自新加坡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黄思绵(Ser Miang Ng)代表。
西媒:挪威、中国是本届冬奥大赢家
尽管疫情还没终结,但北京冬奥会已经顺利闭幕。除了寻常的兴奋剂事件或是恶劣天气导致一些比赛延迟,没有任何其他事件发生。西班牙主流媒体国家电视台、《阿贝赛报》从不同角度报道了北京冬奥,认为中国是最好的举办场所,而挪威和中国是本届冬奥会的大赢家。
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报道,从受欢迎程度来看,冬奥会或许没有其他体育赛事那么受人追捧,但是,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赛事,没有比中国更好的举办场所了,就像没有人能撼动挪威队“雪上霸主”的地位。
挪威代表队在2022年北京奥运会上再次证明了其作为“冰雪王国”的历史强国地位!他们在本届奥运会获得了37枚奖牌。这不仅比任何对手都多,而且获得的金牌数同样最多,蝉联金牌和奖牌双榜榜首。
随着奥运会融入了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发放的奖牌也越来越多。本届北京冬奥会,共进行了109个项目的角逐,比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增加了7个。尽管如此,挪威获得16枚金牌还是打破了他们自己2010年在温哥华创造的纪录。
与此同时,东道主中国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在奖牌榜上攀升至第三位。这主要归功于其奖牌质量:中国总共赢得15枚奖牌,但是超过一半的奖牌是金牌,9枚金牌使中国昂首进入奖牌榜前三名。
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中国首次登上奖牌榜首位,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中国超越了其地缘政治对手美国。这次冬季奥运会,他们再次以微弱优势超越了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一度都以八枚金牌并列,直到运动会的倒数第二天,中国在花样滑冰双人滑决赛中获得第九枚金牌,就这样,中国超越了其对手。
另一方面,尽管面临疫情带来的阴影,中国仍设法加强其国际形象,成功举办了本届冬季奥运会。毫无疑问,中国首都北京已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的伟大城市。
《阿贝赛报》报道,本届冬季奥会是继去年夏天在东京举行奥运会之后的第二次全球比赛。为防止疫情传播,北京冬季奥运会全程在一个闭环内运作。日本奥运会的参赛者甚至在强制性的两周隔离之前就可以自由活动,而北京的防护措施要严格得多。除了落地北京机场的强制检测外,每天对所有生活在闭环中的人,包括运动员、国家委员会成员、记者、中外工作人员进行超过72000次PCR检测。自1月23日起,已检测到约463例阳性病例,其中约260人是运动员和奥运会的其他工作人员。所有都是轻微症状。虽然一些运动员在抗议,但是如此低的感染率让国际奥委会(IOC)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连连赞叹,北京的闭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意媒:为下届冬奥会留下宝贵经验
意媒本周的评论指出,刚刚落幕的2022北京冬奥会,是中国为世界奉上的一届“独一无二的冬季奥运会”。
《新撒丁岛报》的报道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表示,中国会在新冠疫情下举办一届独一无二的冬季奥运会,并且是“简约、安全、精彩”和“携手共创未来”的运动会。文章称,中国信守住了对于严控新冠传播的承诺,这归功于中国“零容忍”政策和“闭环系统”的实施,通过将赛事观众人数减至最低、安排大量志愿者和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北京冬奥会成功抵御住了逾两万名到访者所带来的冲击。
2022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后,人们的思绪不免开始飞向下一个“约会”,即2026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
《意大利日报》刊文称,我们刚在中国见识到最高水平的奥运会,其中既包括激动人心的高水平比赛,也包括罕见的高效赛事组织。这意味着意大利将从2022北京冬奥会中获得巨大“遗产”,不仅是因为北京冬奥会这种具有可持续性的赛事举办模式一定会被再次使用,还因为意大利和中国的体育合作将越来越多,这也将带动两国经济和商业交流。
那么从现在到2026年,我们可以期待些什么呢?毫无疑问,在北京冬奥会成功经验的推动下,在胜利渴望的激励下,以尊重、团结和民间友谊为名,未来将继续出现更多高水平的中国运动员。事实上,由于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巨大发展,除一些共同项目外,意大利和中国还有望展开更多体育合作。
在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直接从北京手中接过了冬奥接力棒,这也进一步让意大利和中国间的合作显得至关重要。并且中意两国奥委会最近还新签署了《冬季运动合作谅解备忘录》。
文章接着写道,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无论从生态还是经济角度出发,都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杰出办赛模式。很显然,意大利将吸取北京冬奥会的经验,北京冬奥会的巨大成功则将为2026米兰科尔蒂纳冬奥会地区现代化发展带去积极推动作用,从而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
(编辑:李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