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这里是千年古城襄阳。
襄阳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国家确定的中部地区重点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湖北襄阳古城。杨东摄
这里曾经金戈铁马、群雄逐鹿;这里曾经风云际会、卧虎藏龙。
“躬耕陇亩”“水淹七军”“刮骨疗毒”……三国演义中的襄阳故事流传千古;铁血丹心,神雕侠侣,襄阳鏖战,群侠相助……武侠世界里的襄阳传奇名动江湖。
楚国诗人宋玉,唐代诗人孟浩然、张继,宋代书画家米芾……一个个灿若繁星的文人名士生于这方沃土;田园山水诗人王维,边塞诗人王昌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个个享誉千年的贤达雅士曾在这里流连驻足、畅写诗赋。
《三国演义》120回,其中32回故事就发生在襄阳;《全唐诗》42863首,有4000多首写到襄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襄阳出现了260多次……
晚霞倒映在护城河中,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杨东摄
一座襄阳城,半部中国文化史。行走襄阳间,历史的足迹依然随处可寻。
古城墙、护城河,凝结着襄阳的城市记忆,代表着襄阳的文化形象,是襄阳城市之根、文化之魂。昭明台、仲宣楼、临汉门、夫人城、绿影壁等文物遗迹,屹立在汉江潮头,见证着千年的沧桑。
古隆中宁静清幽,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白水寺庄重古朴,记录了汉光武帝刘秀龙飞白水、开兴东汉的发祥故事;广德寺、承恩寺、白竹园寺承载着襄阳千年佛迹;米公祠珍藏着历代名家碑刻,堪称中国书画瑰宝。
游客在古隆中风景区观看三国故事演出。杨东摄
凤林关畔、鱼梁洲头、故人庄里、襄阳城上、堕泪碑前……无论是“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的汉江明珠鱼梁洲,还是“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的文化名山苏岭山,襄阳成为历史上众多大家游学、会友的集聚之地,也为襄阳留下众多横亘古今的名篇绝句、名胜古迹。
夜幕降临,襄阳古城北街和临汉门亮起霓虹灯。杨东摄
“柑橘之乡”峡口村 刘江 摄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金庸、冯骥才等学者曾在“中国魅力城市”评比中高度赞扬襄阳: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书法名城,这里还是充满发展活力的智慧之城、美丽之城。如今,这座千年古城的“诗与远方”又有了新的延伸。
唐城 杨东 摄
华侨城奇趣童年、奇妙镇和关圣古镇一期建成运营,古隆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唐城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唐城、汉城影视基地成为多部知名影片取景拍摄地,尧治河、九路寨、五道峡、春秋寨、香水河等景区景点人气兴旺,一大批“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林、冬有绿”的美丽村庄带火乡村旅游,襄阳入选国家第二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湖北省襄阳市城市风貌 杨东 摄
襄阳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显著增强,浩吉铁路、汉十高铁、郑万高铁襄阳以北段建成通车,所有县(市)通达两条以上高速公路,民航网络基本覆盖国内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襄阳获批综合保税区,襄阳自贸片区成为高水平开放新引擎,开通9条国际物流通道货运班列,铁海联运、江海联运正重塑“七省通衢”、“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的辉煌,对接起“一带一路”的国际大通道。
今天的襄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统筹推进汉江生态廊道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使襄阳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绿。坚持“工业全面超越、服务业加速追赶、农业放大优势”的思路,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做强经济实力。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创建行动,加大招校引院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实力。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 杨东 摄
襄阳正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和把握未来的发展,锚定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目标,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挥“襄十随神”北部列阵主引擎作用,加快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湖北襄阳,等你来。
荆州古治街 杨潇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