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探访北京冬奥村:寒冬里处处彰显“中国温度”

走进位于中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侧的北京冬奥村,广场上飘扬着各国国旗,在冬日蓝天下熠熠生辉。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万依12月29日报道】走进位于中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侧的北京冬奥村,广场上飘扬着各国国旗,在冬日蓝天下熠熠生辉。工作人员仍在加紧做最后的装饰工作。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各国运动员和随行官员、教练的“家”,北京冬奥村将于2022年1月27日正式开村。

2021年12月28日,蓝天下的北京冬奥村。当日,冬奥第一课在北京冬奥村开课,来自北京的学生们走进北京冬奥村,近距离领略冬季运动魅力、感受运动员的生活。(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大鹏摄)

12月28日,全球奥运合作伙伴宝洁公司邀请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北京市芳草地小学的师生、以及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张会,在北京冬奥村举行了冬奥第一课“运动更自信#我就是女生#”活动,随后探访了冬奥村,近距离体验冬奥健儿的生活。

2021年12月28日,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张会在现场担任“体育老师”传授学生们运动技巧。

设计充满中国文化元素

据悉,北京冬奥村总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包括运行区、居住区、广场区。运行区承担各国代表团注册、安检等功能,居住区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保障服务,广场区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和文化体验。

冬奥村主干道西侧是由老旧厂房翻新、改造而成的运行区,环保再利用,保留复古的红砖结构,彰显出一股浓浓的“工业风”。运营区一层是代表团接待中心,运动员抵达北京冬奥村后第一站便要到这里报到。

2021年12月28日,学生们走进冬奥村探访为运动员准备的健身房。

主干道东侧是居住区。居住区分东、西两区,外观采用橘黄和银白两种颜色冷暖搭配。公寓楼的设计理念来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式,20栋建筑围合成6个合院,其中,有2个比较大的院落,其余两三栋楼各自组成小的院落。这些院落中不乏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体现出奥运文化和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东西区两个大院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中国传统冰上体育活动图卷《冰嬉图》,加上其他的景观植物,营造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入口大门和建筑立面采用提炼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格栅和斗拱纹样,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2021年12月28日,北京冬奥村为运动员准备的房间。

兼顾人性化和高科技

据悉,居住区公寓分为4个户型,135平方米、165平方米、190平方米、220平方米。可提供2338个床位,冬残奥会期间约1040个床位。

行至运动员公寓内部,墙壁为为白色简洁风,宽敞明亮,客厅、卧室、洗手间、诊疗房、办公室、会议室一应俱全。据工作人员介绍,卧室采用记忆棉材质,舒适结实,还可以通过遥控器调整床的形态,提供睡姿、坐姿等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最佳支撑,以确保运动员睡眠得到保障。床头为天青色,白色被子上摆放着印有“BEIJING2022”logo的“冬奥蓝”色床尾巾,搭配暖色窗帘、木地板和深色家具,格调温馨雅致。对于有加长床需求的运动员,床位安置了床尾凳,使得整个床的长度能达到2.2米甚至2.4米。

北京冬奥村还充分满足了无障碍需求,残奥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公寓内部墙上均配备了高、低两种充电插孔,按钮也是低位设计,还可通过手机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实现对灯具、空调、窗帘的控制。

2021年12月28日,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冬奥村娱乐区内为运动员们准备的设施。

居住区还设有健身中心和娱乐中心。健身中心分为两层,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入驻健身器材种类近30种,器材数量近400件,首层主要分为心血管功能训练区、动感单车区、运动表现区、线性加速度区;第二层主要分为力量训练区、拉伸区、力量区。在居住区的地下二层,滑雪训练机、模拟航天员返回舱、VR游戏机、台球、桌式足球等几十种休闲娱乐设施,可以释放远动员的比赛压力。

冬奥村南侧为广场区,各国代表团的旗帜将在这里展示。广场区还修建了大型“下沉式”生活服务空间。沿入口处拾级而下,墙面上印有鲜亮的“BEIJING2022”形象标识。内部充满“中国红”和冬奥元素,设有餐饮娱乐、商业服务、文化体验等多项内容,“文化中国”展区、中医药体验馆、美发沙龙、洗衣房、便利店、花店、书店……在冬奥村广场区,各色各样的店铺将为运动员提供充满“中国温度”的服务。

在参观过程中,冬奥冠军张会连连赞叹:“我们现在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北京冬奥村设计注重细节和人性化,充满高科技,现在的运动员太幸福了。”

据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举行,每个赛区分别设置一个冬奥村(冬残奥村)。冬奥村自2022年1月23日预开村,1月27日正式开村,2月23日闭村;冬残奥村自2022年2月23日预开村,2月25日正式开村,3月16日闭村。赛时,冬奥村(冬残奥村)将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53天×24小时保障服务。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