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为核心,以艺术为切入视角,精品节目《艺术里的奥林匹克》通过对古今中外与奥林匹克相关的艺术作品深度呈现与解读,为观众展示奥林匹克文化、诠释奥林匹克精神,传递着奥林匹克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内涵。
中国电视报道,节目以细致入微的视角,选取与体育相关的艺术作品,既涵盖奥林匹克发展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也包括中国古代体现运动的经典绘画。从被誉为“古希腊雕塑艺术里程碑”的《掷铁饼者》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雕塑,从中国古画《冰嬉图》《仕女蹴鞠图》到2008年徐徐展开的唯美《画卷》,节目融入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多种影像呈现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的“力与美”。
正如同总导演许蓓蓓所言,“体育与艺术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速度可以被追赶,力量可以被碾压,高度可以被跨越,美却可以被分享,被传承而成为永恒。”让我们跟随《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品味这份用“美”书写的答案。
“空间中凝固的永恒”《掷铁饼者》
它张开的双臂像一张拉满弦的弓,它矫健、自信,胸前的肌肉仿佛伴随着呼吸的起伏,即将脱手而出的一枚铁饼已经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它就是雕塑《掷铁饼者》。《掷铁饼者》被誉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雕塑高152厘米,由希腊雕塑家米隆创作于大约公元前450年。跨越久远的时空,最初的青铜原作已经遗失,但我们仍能从大理石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
《掷铁饼者》有一种来自于肢体的张力。这种张力是向前的,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动力感,焕发着青春的力量。米隆选择了运动员在旋转中抛出去铁饼一秒钟之内的这种状态,通过在运动当中的瞬间变化表现出千钧一发的力,表现出了一个运动竞技者充满力量感的运动瞬间。
《掷铁饼者》被誉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它不仅代表了古希腊雕塑的杰出成就,也成为体育运动和健美体魄的象征。如何将《掷铁饼者》雕塑中所蕴含的高贵、单纯、静穆、艺术性精准地传递给观众,导演杨乾花了不少功夫。杨乾说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它不同的变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用光影呈现日出前、日落时,甚至是夜晚时雕像的光影变化。
这尊雕塑实际上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特别是奥林匹克倡导的将人的身、心、精神结合成一个整体并使之均衡发展的理念。此外,它和奥林匹克所追求的卓越、尊重、友谊的这个价值观也紧密结合。
微笑版《顾拜旦》
有这么一位老人,翘起的胡子藏不住上扬的嘴角,略微有些俯视的目光中,充满了希望。他,就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2017年在纪念顾拜旦逝世8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收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邀请信,邀请吴为山给顾拜旦塑造一尊雕像。尽管吴为山经验丰富,但面对这次的邀请依然构思了许久,如何在这尊雕像上体现中国人对待奥林匹克的理解态度,是吴为山主要研究的课题。
雕塑是凝固的艺术,用一个凝固的瞬间,来表现顾拜旦不凡的人生。吴为山在创作之前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他认为,在整座雕塑中最应该被凝固下来的,是顾拜旦的微笑。这种微笑,是古希腊文明的一个象征,是他遥寄着奥林匹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们的身上发光。通过吴为山的顾拜旦雕塑,我们来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奥林匹克之父。
拍摄时,本集导演李宁借鉴肖像油画的风格,控制拍摄对象的明暗对比,突出人物主体,使他们在节目中“静”的形象与赛场上“动”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匠心独蕴的艺术方式让观众记住了《体育颂》,记住了顾拜旦的故事。
《艺术里的奥林匹克》以多种影像呈现体育运动相关的艺术品,沿着人类文化的璀璨星芒,求索“力与美”的终极想象。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艺术里的奥林匹克》更多精彩内容:
http://tv.cctv.com/lm/ysldalpk/index.shtml
(编辑:申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