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莫奈的《小艾莉的海角》、张大千的《味江》、贾柯梅蒂的《戴亚高的半身像》……11月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一批中外艺坛巨匠的人物画、风景画和雕塑,亮相第四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的文物艺术品专区。这个首次设立的“最高颜值”板块,既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也将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互动,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品产业发展。
11月5日,上海第四届进博会文物艺术品专区。佳士得带来了张大千、赵无极、夏加尔、毕沙罗、KAWS等跨越文化与时代的艺术大师先锋力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莫奈到张大千 从佳士得到苏富比
拥有近300年历史的艺术与奢侈品平台苏富比今年首次参加进博会。其精挑细选的5件艺术名家杰作,包括莫奈、夏加尔、贾柯梅蒂、草间弥生和张大千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供现场洽购,以迎合中国藏家日益多元的收藏品位。
“‘大南瓜’现身的那天,还是出乎我们意料。实物太大了,包装尺寸就达到3米×3米×3米。”草间弥生的大型雕塑作品《南瓜》,是最早进入进博会场馆。负责运送“大南瓜”的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仓储部总经理助理潘加波说“到了进博会,还需每天派专人看护,48小时轮流核酸检查,每天视频、拍照上传客户端,全程配合作品需求让客户百分百放心。”
佳士得申报了一幅意大利现代主义艺术家亚美迪欧·莫迪利安尼的人物肖像画《门前的阿特丽斯·哈斯丁》。在此之前,莫迪利安尼的画作《侧卧的裸女》,曾经创造过10.84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拍卖纪录。
截至发稿前,共有包括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在内的20家境外机构确认参展,参展面积1200多平方米,申报展品178件,总货值超23亿元。“三大拍行集中参展,令中国很多藏家倍感期待。”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孙毓说。
佳士得带来艺术作品吸引民众前来观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纠结到参展 从挂画钉到展览区
“决定参加进博会前,一些国外拍卖行、艺术机构等曾经有过顾虑。”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陈恒坦言,按照文物艺术行业的“行规”,高端的画廊、艺术机构、拍卖行等一般只参加专业内的展会。但进博会的广阔平台,加上上海自贸区相关部门给每个机构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所有展品的全流程追踪,参展机构渐渐放下顾虑。
来自英国的艺术机构合旎艺术今年首次参加进博会,也是它在中国的“首秀”。合旎艺术中国区负责人郑妍表示,吸引他们决定参加进博会有几大因素。“首先是进博会期间艺术品、收藏品、古物类展品‘5件免税’政策。同时,正在举行的首届自贸区艺术季活动是全球首个在保税仓库举办的艺术季,与进博会无缝对接,参展方可在艺术季中预热和招商,达成交易意向,在进博会展期内享受优惠政策,可以让参展方获得双重‘福利’。”
上海自贸区“铺设”文物艺术品流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让这些画廊、拍行、艺术机构等愿意把一幅幅大师画作从挂画钉上取下,再挂到进博会的展区上。苏富比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洛嘉熙(Nathan Drahi)表示:“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的举措,让苏富比有机会于今年进博会带来多件顶级艺术品,从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互动,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产业。”
贾柯梅蒂铜雕《戴亚高的半身像》。(图片来源:苏富比供上海文汇网)
从展览到销售 从欣赏到交流
2020年10月12日,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在进博会展期内,每个展商销售文物类展品,可享受5件以内的税收优惠政策,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在此之前,中国个人买家无法在中国境内从海外机构处购买文物,海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只能进行文物展示,不得销售。因此,中国买家过去只能赴海外购买,且在将文物带回国时,由海关征收13%的增值税。去年首次成功试水,真正走通了流落海外文物在中国境内又展又销的道路。
文物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本届进博会设置文物艺术品板块,意义不仅在于“买买买”,更在于推动海外中国文物回流以及中外艺术文化交流。“进博会为中华文物‘回家’畅通了渠道,也有利于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提高国外文物类展商参与中国市场的积极性,将进博会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意义发挥到最大。”上海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次既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也是在中国的首秀,我们很重视。”HENI合旎艺术中国区负责人郑妍说道。“这些作品真的是很难得在大众的视野里面出现。可能之前大家会零零星星在拍卖上看到一些,但是这次的意义不同,我们带来长期合作的3位国际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几乎囊括艺术家整个艺术生涯。”郑妍说,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免税交易,更重要的是国际艺术的双向交流。“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到中国艺术市场,也促进艺术市场的繁荣。”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