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对全球治理有何特殊意义?

【欧洲时报网】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50年后,中国官方将于2021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这是中国与世界的又一次互动。

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讲话。(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国家赞成率高达84%

50年前的10月25日,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投票结果为:76个国家赞成、35个国家反对、17个国家弃权。当时除了西班牙和希腊弃权、马耳他反对以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投了赞成票,赞成率为五大洲中最高的,达到84%。

作为美国的多年“盟友”,欧洲国家的表现令人意外。分析普遍认为,这和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得到世界认可,新中国外交战线工作战果辉煌有很大关系。

1949年10月3日,苏联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1950年1月6日,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瑞典于1950年1月14日承认新中国,5月9日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当时的美欧关系和中美关系也是影响投票结果的重要因素。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经济复苏,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力逐渐减。对于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来说,独立与美苏之外的新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也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升温。第26届联大开会之前,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通过巴基斯坦渠道秘密访华,向世界透露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变化,对世界各方态度产生影响。

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智利前总统拉戈斯表示,50年前,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强化了联合国作为一个真正解决国际问题的机构的作用。

多国外交官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同样认为,这一历史性事件对中国、对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说,“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从那一刻起,世界开始了一个繁荣的新时代,对全世界来说,等于开启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10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前)在联合国大会负责法律事务的第六委员会“国内与国际法治”议题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重返联合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专家刘昕生同样认为这是一个“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历史性事件”。

刘昕生表示,对于联合国来说,忽视中国的存在,或者采取封锁政策和敌视态度,对于整个世界和联合国来说都是不公正的,也是没有出路的。”刘昕生指出,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当时中国外交实际上已开始逐渐走向世界。重返联合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不仅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进一步提高,而且对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和进一步采取开放的外交政策具有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评价中国与联合国历时半个世纪的合作?刘昕生认为,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是“全面的、有深度的、相互支持的”,这种合作实际上也为多边主义、为各国与联合国开展合作树立了典范。

“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是逐步发展的。”刘昕生表示,从最先关注国际和平与安全,到中国逐步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道路后,特别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而在这方面联合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提供了许多机会与经验。

刘昕生说,中国同样也对联合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给予了重要支持,中国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中国目前对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身体力行,在国内进行相应的配套规划。“中国还在维和、裁军、国际人权保护等方面为联合国作出重要贡献。”刘昕生指出。

“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图片来源:中新社)

展望下一个50年,刘昕生表示,中国在维护联合国地位作用、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可以更多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与各国进行分享,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全球治理的磋商、决策和实施当中,为国际社会走向公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